Cheek by jowl

Cheek by jowl 意為「緊靠在一起,緊挨著,前胸貼後背」,其中 cheek 是「臉頰」,而 jowl 是「雙下巴;下頜垂肉」,但整個片語是當副詞用。這個慣用語是個負面詞,通常用來形容擁擠和狹窄的居住環境。

這個慣用語早期曾出現在莎士比亞的浪漫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中:”I’ll go with thee, cheek by jowl.” (我要與你同行)。但莎士比亞並非此片語的起源。該戲劇創作於 1590 年代,而《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就收錄了一個來自 1577 年的例句以及其他來自與該浪漫喜劇同時期的例句。
閱讀全文

Cut to the chase

To cut to the chase 意為「開門見山;直接切入主題」。一般普遍認為這個慣用語源自電影,其中 cut 的意思是「剪輯」,亦即將影片前面慢動作的部分剪掉,直接跳到比較緊張刺激的追逐 (如汽車追逐) 場面。有人更精確地指出,它源自好萊塢 1860 年之後的無聲電影時代。這項論點不斷見諸於出版品,所以這可能是真的。但吾人沒有具體的證據來證實這一說法。

這個慣用語現存最早出現在印刷品的實例,是來自默片時代結束之後很多年的 1920 年代,而且直到 1980 年代才被廣泛使用。它有時會被加上連字號變成複合形容詞來修飾其後的名詞或名詞片語,如 a cut-to-the-chase speaking style (直接切入主題的說話方式)。
閱讀全文

Waste not, want not

Waste not, want not 是個諺語,意為「勤儉節約,吃穿不缺」,旨在告誡或鼓勵人們平時要勤勞節儉、不要浪費,將來才能衣食無缺。這個慣用語首次出現在 1772 年,但有一個押頭韻 (詩歌中一組詞以發音相同的子音做開頭) 的版本早在 1576 年就已開始在使用,那就是:Willful waste makes woeful want. (恣意的浪費將招致極端的匱乏)。

例句:

  • Come on, finish your food, children. Waste not, want not! (孩子們,快點,把食物吃完。勤儉節約,吃穿不缺!)
  • Tony never let his leftovers spoil in the refrigerator but made sure to eat them. “Waste not, want not,” he said. (東尼絕不會把剩飯剩菜放在冰箱裡壞掉,他一定會把它們吃掉。他說:「勤儉節約,吃穿不缺」)
  • I just hate to throw out good food – waste not, want not. (我就是討厭扔掉好的食物 - 勤儉節約,吃穿不缺)

As long as, so long as, only if, on condition that, providing, provided

As long as, so long as, only if, on (the) condition that, providing (that) 和 provided (that) 都是連接詞,用來引導對某一情況施加特定條件或設定限制的條件句。它們可謂同義詞,意為「只要」,但用法不盡相同。As long as 和 providing (that) 比較常用於口說,而 so long as, only if, on (the) condition that 和 provided (that) 則比較正式且比較常用於書寫。例如:
閱讀全文

軟體更新》TheSage English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v7.48.2802 – TheSage 英語辭典和同義詞辭典

TheSage English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是一款專業的軟體辭典,將完整的英語辭典和多方面的同義詞辭典整合為單一且強大的英語參考系統,不必連線即可在本地端執行。安裝時,您可選擇安裝版或可攜式版。

TheSage English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包含:

  • 330,000 個多定義的詞條,每個定義都非常詳細。
  • 81,000 個用法例句。
  • 240,000 個讀音。
  • 百科全書似的資料 (地理、歷史、政治)。
  • 學術知識 (醫學、生物學)

同義詞辭典包含同義字 (synonyms)、反義字 (antonyms)、上義詞 (hypernyms)、下義詞 (hyponyms)、部分詞 (meronyms)、整體詞 (holonyms),而定義之間有近 2,100,000 項關係。
閱讀全文

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意為「(用於告訴某人) 認清形勢,認清事實,正視目前的情況」。這主要是個美國用語,大多用於口語,最早出現在 1940 年代,但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因安‧蘭德斯 (Ann Landers) 而普及化,廣為人知,迄今仍是個相當流行的慣用語。

安‧蘭德斯是芝加哥太陽時報 (Chicago Sun-Times) 諮詢專欄作家 (advice columnist) 露絲‧克勞利 (Ruth Crowley) 於 1943 年創建的筆名,專為名為 “Ask Ann Landers” 的專欄撰寫文章;該專欄接受讀者來信提問生活大小問題。
閱讀全文

Prodigal son

Prodigal son 意為「回頭的浪子」或「浪子回頭」。這是個可數名詞,但通常用單數,其中 prodigal 的意思是「非常浪費的,揮霍的,奢侈的」。這個慣用語源自聖經浪子回頭的比喻 (the parable of the Prodigal Son,又稱父親接子);這是《新約聖經》中《路加福音》第 15 章第 11-32 節記載的一個耶穌的比喻。

這個故事是《路加福音》第 15 章裡耶穌的比喻「三部曲」中的最後一個,前面兩個比喻分別是牧人尋羊的比喻和婦人找錢的比喻。基督教許多比較傳統的教派,通常會在大齋期第三主日,誦讀這個經課。回頭的浪子通常是指年輕人在揮霍浪費了繼承自父親的財富之後又回家了。
閱讀全文

Cover all the bases

Cover all the bases 意為「面面俱到;做到萬無一失」,但它的起源不是那麼確定。有一說認為它源自棒球,其中 base 是「壘」的意思;另一說認為它來自軍事,其中 base 的意思是「(軍事) 基地」。不過,比較確定的是,這個慣用語是在 20 世紀初期至中期期間出現,可能是美國慣用語。

無論如何,本慣用語的例句最早是出現在 1950 年代,但直到 1960 年代才被廣泛使用。在 Google 圖書 (Google Books) 與 Google新聞 (Google News) 的歷史搜尋中,可找得到的 cover all the bases 或任何相近變體的最早例句,是來自《告示牌》(Billboard) 雜誌 1952 年的一篇文章,第二個例句則來自 1957 年。不過,
這些作者在他們的例句中使用此慣用語都是信手拈來,可見這些例句肯定不是此慣用語最早出現的例句。
閱讀全文

Credence, credibility, credulity (nn.), credible, creditable, credulous (adjs.)

如標題所示,在這些字當中,credence、credibility 和 credulity 是名詞,而 credible、creditable 和 credulous 為形容詞。這些字的第一音節 “e”,除了 credence 是發 “frEE” 的音外,其餘都是發 “bEd” 的音。這六個字的字根都是來自拉丁動詞 credere (to believe「相信」)。

Credence 是個正式字,意為「相信;信任」。它大多以 give credence to (相信) 這個慣用語的形式出現,如 I gave no credence to his stories. (我不相信他所說的話);The public does not give much credence to the government’s promises. (民眾不太相信政府的承諾)。

Credibility 意為「可信度;可靠性」,如 If we don’t keep our promises, we’ll lose credibility with the public. (如果我們不遵守諾言,我們將失去民眾的信任)。由這個字所組成的幾個片語都很常見:public credibility (公信力);credibility gap (信用差距) - 亦即講一套做一套。如果某位總統選前說得天花亂墜,承諾這個、保證那個,但當選後又換了一副嘴臉,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麼他顯然就是 have an enormous credibility gap。
閱讀全文

Be like

在解說 “be like” 之前,請看下面的對話:

Mike: What was John talking to you in the office this morning?

David: He was like “Why are you doing that?” and I was like “Actually, it’s quite fun” and he was like “No way!” and I was like “Way!”

從上面的對話可知,be like 的意思大概是「說」(to say),少數情況的意思為「想」(to think),其中 like是介系詞。所以 Mike 和 David 兩人對話的意思大致如下:

Mike:約翰今天早上在辦公室跟你談了什麼?

David:他說「為什麼你在做那件事?」,我說「其實那滿有趣的」,他說「一點也不!」,我說「有,滿有趣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