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 We need to have everyone sitting down at the same table. 這句中,sitting 是不是 sit 之誤呢?

A:在 We need to have everyone sitting down at the same table. (我們得讓大家坐在同一桌) 這句中,have 為使役動詞 (causative verb),其後接原形動詞,這是一般所熟知的使役動詞用法,但其實它亦可接動名詞,所以 sitting 是正確用字,並非 sit 之誤。一般而言,使役動詞有下列兩種類型:

1. have + sb + 原形動詞 / make + sb + 原形動詞 / get + sb + to + 原形動詞,意為「使或叫某人做某事」,如 I’ll have the porter bring your baggage up right away. (我會叫搬運工馬上把你的行李拿上來);I had John find me a house. (我叫約翰幫我找房子)。

2. have/get + sth + P.P. (by sb),意為「安排 (某人) 做某事」,如 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 (我昨天理了頭髮);The place is looking much better since they had it redecorated. (自從他們請人重新裝潢後,這地方看起來漂亮多了)。
閱讀全文

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

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 是個美國慣用語,意為「採取緩兵之計」,是指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採取迴避、拖延的態度或作法,其中 can 是「易開罐」。這個慣用語的起源無從考證,但過去幾年間在美國政壇經常與聞,因為政治人物往往必須拖延處理一些敏感或棘手的問題、挑戰或法案等。但事實上它的應用不僅限於政壇,相反地它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幾乎無處不在。

例句:

  • I don’t think we should 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 and let our offspring solve that problem. (我認為我們不應繼續拖延下去,讓我們的後代來解決那個問題)
  • You are kicking the can down the road again. (你又在拖了)
  • It looks as though congress is going to 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 again on the debt ceiling issue, but they’ll have to find a lasting solution eventually. (國會看起來似乎將再度拖延處理舉債上限的問題,但他們最終仍須尋找一個永久性的解決方案)

英文拼字規則之3

以 e 做結尾的字 (最後一個字母是 e 的字) 其後接字尾 (suffixes) 的規則

若字尾是以母音做開頭,包括 -ing、-ed、-er、-est、-able、-ion,則將這個不發音的 e 去掉。例如:

Make – making
Write – writing (例外:Canoeing)
Believe – believable
Imagine – imaginable
Advise – advised
Determine – determined
Lose – loser
Receive – receiver
Brave – bravest
Loose – loosest
Decorate – decoration
Opposite – opposition
閱讀全文

Maleficent, malevolent (adjs.)

這兩個形容詞為同義詞,都意為「惡意的;惡毒的;有害的」,係用來描述惡毒的人或邪惡的力量,但它們的含意略有不同。Malevolent 和 maleficent 的名詞分別為 malevolence 和 maleficence。名詞的意思是「惡意;惡毒」,但它們的含意與形容詞一樣亦略有不同。

Malevolent 是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懷好意、心存歹念,但未必採取行動來遂行其惡意與歹念,如 a malevolent look/smile (不懷好意的表情/微笑);Her stare was malevolent. (她凝視的目光帶有惡意)。至於 maleficent,則涉及採取行動,意圖造成傷害,如 maleficent terrorists (惡毒的恐怖分子);He denied any maleficent intent. (他否認有任何惡意)。
閱讀全文

Overrate vs. overate

Overrate 和 overate 這兩個字經常被搞混。Overrate 意為「高估;對…評價太高」,是個及物動詞,如 Be careful not to overrate your competitors. (小心,不要高估你的競爭對手)。這個字的動詞三態為 overrate, overrated, overrated,而現在分詞為 overrating。

Overate 為 overeat 的過去式,意為「吃得太多;(尤指) 吃得過量」,是個不及物動詞,如 Don’t overeat. (別吃得過飽)。Overeat 的過去分詞為 overeaten,而現在分詞為 overeating。

Little to no 和 little to none 的用法

Little to no 和 little to none 這兩個片語均意為「甚少;幾乎沒有」,意思雖然一樣,但用法卻不同。

最初的用語是 little to no 而不是 little to none,但兩者都正確,視你如何使用它們而定。No 這個字是限定詞,位於名詞或名詞片語之前,如 no butter, no hope, no food and drink。所以,little to no 應該用在名詞或名詞片語之前。例如:

  • There’s little to no butter left. (奶油已經所剩無幾了)
  • We have little to no hope here. (我們在這裡幾乎沒有希望)
  • They’d had little to no food and drink for two days. (他們已經兩天幾乎沒吃沒喝了)

必須注意的是,no 是限定詞,little to no 也是限定詞,而不是複合形容詞,所以字與字之間不可加連字號。
閱讀全文

Down to the wire

Down to the wire 意為「直到最後一刻」。這個慣用語於 1901 年首次出現在加拿大裔美國幽默作家暨劇作家喬治‧韋爾‧霍巴特 (George Vere Hobart) 所著的《Down the Line with John Henry》一書中。此慣用語源於 19 世紀末期的美國賽馬,起初它只有字面意思,但很快就在大約 1900 年出現比喻意思,成為英文的日常用語。

在 19 世紀末期的美國賽馬,主辦單位都會在賽道終點線兩端的上方拉一條線 (wire),方便更準確地判定勢均力敵、平分秋色的馬匹何者獲勝。Down to the wire 中的 “down to” 其實與 “up to” 的意思一樣,所以整個片語的字面意思就是「交由那條線來決定」。
閱讀全文

Schadenfreude

Schadenfreude 意為「幸災樂禍」,係用來指惡意地將他人的不幸、不適、失敗或羞辱引以為樂。在英文中它並無確切的對應字,只能說意思與 gloat, gloating delight 或 malicious joy 相近。這個字是在 1900 年代初期借自德文,其實它是由兩個德文字所組成,字面意思是「傷害 - 快樂」,其中 schaden 意為「破壞、傷害」,而 freude 意為「歡樂」。

雖然 schadenfreude 被視為名詞,但它在 schadenfreude smile (幸災樂禍的微笑)、schadenfreude moment (幸災樂禍的時刻) 等片語中係用作修飾語。在大多數的上下文中,它通常用斜體。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