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北北基聯測 「考綱不考本」

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昨天開會,同意北北基在民國100年時,可以「教育實驗」性質試辦第一次基測,但前提是必須「考綱」,不能「考本」;且這樣的實驗只限一年,101年起,教育部將另行規畫一套新的高中職入學方案,部分升學區甚至可實施高中免試入學,今年讀小六的學生將適用新制。

包括26位政府機關代表、學者專家參與的升學制度委員會中,絕大多數委員都堅持「考綱」,強調不能再走傳統聯考記憶背誦的路;僅台北市及台北縣教育局代表主張「考綱又考本」。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會後也為北市的「考綱又考本」緩頰,表示「考綱又考本」其實與「考綱不考本」類似,都必須包括記憶、理解、分析、應用、綜合、評鑑等6大知識層級的題目,不會直接鎖定一本來記憶背誦。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則順勢表示,感謝教育部同意北北基聯辦基測,100年5月辦第一次基測時,將不分國立、市立、私立高中一併辦理,且委託目前辦基測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出題;但「考綱不考本」是北北基的基本原則,將把教育部決議帶回討論。

林騰蛟說,北北基會在今年底前公布100年基測考試的「方向」,明年再把試辦實驗計畫送到教育部核定。教育部則表示,原則上會同意北北基試辦計畫。

但如果「考綱又考本」與「考綱」都一樣,為何北北基還要花數千萬元脫離中央自辦?教育部及北市教育局官員昨天並未說明。與會學者則私下表示,因全國基測的難易度是「中間偏易」,也就是7成5考生可通過,但北市就同樣的題型,可提高難度至「難易適中」,也就是只有5成通過。

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則強調,不同版本教科書也許只有5%差異,但「考綱」絕不同於「考綱又考本」,「好像一碗一萬多元的白松露麵,少了那幾片白松露,就完全不一樣。」

北北基試辦計畫未核定前,國一生該如何準備3年後的基測? 吳財順說,學生只要把學校教的那一本課本讀好就好。

按北北基的規畫,100年將試辦第一次基測,所有公私立高中職、五專學生都可據此成績甄選、分發,「用」掉各校9成招生名額,桃園等其他縣市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北北基或中央主辦的第一次全國基測;第二次基測仍由中央主辦,學生可選擇參加北北基僅一成的招生名額分發,也可參加其他升學區分發。(聯合報/2008-11-12)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