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微調後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簡稱九七課綱),預計一百學年度生效。未來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國語科要讀小說、戲劇等比較長的課文;國小英語強調教「自然拼讀法」,國中英語則要教會學生簡易書信寫作。至於閩南語課綱由於爭議過大,教部已重新聘研修小組進行研究。
全國教育局長會議27日在桃園龍潭渴望園區舉行,教育部提出書面資料指出,5月23日已公布九七課綱。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92學年度開始實施,因應環境變遷,教育部進行微調,增加媒體素養、海洋教育、人口販賣、永續環保…等議題,教科書也要跟著全面翻新。
教育部表示,國中小九七課綱自一百學年度(100年8月1日)起生效,由一年級、七年級逐年向上實施,其中,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三個學習領域及語文學習領域的英語科,同步自一百學年度的小三逐年向上實施。
對此,教育部國教司科長吳林輝表示,九七課綱實施後,國語科方面,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將會讀到比較長文章課文,包含數百字短篇小說、戲劇等內容。
英語方面,國小生強調要學習「自然拼讀法」,看到英語單字就會自然讀出來,不要被音標套住;國中生則希望可以學會簡易英文書信寫作,老師在教學上要達到此一目標。
至於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則增加全球暖化、能源等議題,九七課綱中甚至訂出教科書要有「節能減碳」單元。
至於閩南語課綱,吳林輝表示,課綱審議委員會對應該稱為「閩南語」或「台灣閩南語」有不同看法,甚至閩南語要小一或小三教都有爭議,因此閩南語課綱微調案暫時擱置,年底再定案。
對於教育部推出九七課綱,台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表示,九年一貫課綱不能只微調,應該大幅度修正。他進一步舉例,國小一、二年級認識的字不多,應只讀語文、數學、生活知識及強調運動等;但九七課綱還是要小一、小二生讀自然科、社會科,明顯不符實際。(中國時報/200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