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設英文門檻? 吳清基:學校自訂、把關

歷時兩天的行政院全國人才培育會議今天落幕,教育部長吳清基會後受訪時,針對以英語聽說認證作為大學入學門檻的建議進一步說明,他說,申請進入大學,英語應會聽會說,過去不考,學生不夠重視,未來希望大學把關、自訂標準,不管哪個方式作為門檻,國家才有競爭力。

吳清基說,在國際貿易時代,若英語不如人,國際移動能力自然差,我國沒有自然資源,只有人力資源,必須提升國際競爭力。

上午多名學者在綜合座談中質疑,政府人才培育政策過度側重產業面,不夠宏觀,質疑政府人才培育是為了台灣產業,還是為台灣社會培育人才? 政大校長吳思華在綜合座談率先發言表示,人才培育應重視全面性、周延性,尤其對國家安全、文化延續、環境發展的人才發展應重視,包括少數語言、國際談判等,雖與產業沒有直接關連,但是關係國家命脈,不能僅僅只是產業發展。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隨即附和,認為政府人才培育只是半套規畫,只見產業與經濟面向,究竟是為台灣產業經濟培育人才,還是為台灣社會培育人才,教育部角度應更宏觀。(聯合晚報/2010-01-24)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