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學把高中英聽、全民英檢、多益等英檢成績,列入個人申請參採項目,帶動高中生積極參加英檢考試。有人假日一天連趕兩場考試,也有人一考再考,就是要「衝」出最好成績。學生說,不拿到最好分數,很難和別校優秀學生比;也有人認為「有考有保庇」,多一張證明「多少加點分」。
近 3 年報考全民英檢、多益的高中生有增加趨勢,全民英檢相當「大學非英文系畢業」程度的中高級,高中生「越級報考」的人數就暴增 18%。
指考分發上台大哲學系的林奕任,高二下就參加高中英聽試考,拿到 A 級,多益測驗也考到 700 多分,但他想申請台大哲學系、日文系,擔心「英檢成績不夠好」,因此高三再報考,一天內上午考多益,下午戰高中英聽,想拚出最佳成績。
林奕任說,像他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有同學多益第一次考 700 多分 (滿分 990),第二次衝到 930 分,但還不安心,繼續考。林奕任說,高中英聽第一次拿到 B 級的人,一定會再考,就是要衝到 A 級,否則報考台大、政大等校,「B 級成績單寧可不要附,否則跟別人一比,搞不好還會被扣分。」
「英檢分數高,才有機會申請到好學校」,新竹市建功高中高三生歐芸慈將參加個人申請,她說,自己多益已考到 825 分,但還是「不安心」,之後還要挑戰高中英聽、托福。
全民英檢由語言訓練測驗中心舉辦,研發長吳若蕙表示,高中生考全民英檢的目的,7 成是為了推甄申請大學,考過中級的會再挑戰中高級;初試過的,7 成還會考複試,就是為了拿到優異的成績,增加競爭力。
以往多商業人士報考的多益,這幾年高中生報考人數也增加,主辦考試的 ETS 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統計,高中生報考 2011 年多了 4 成 2,去年又增加 1 成 6,而且平均成績也愈來愈好。(聯合報 201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