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 in the sky 意為「渺茫的希望;不切實際的幻想;空中樓閣」,亦即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計畫或想法等,其中 pie 為不可數名詞。這是個美國成語,由瑞典裔美國勞工運動活躍人士暨歌曲作者喬‧希爾 (Joe Hill) 1911 年在一首 Kuso 救世軍 (The Salvation Army) 軍歌的歌曲中所創造。救世軍是一個以軍隊形式作為組織架構和行政方針、並以基督教作為基本信仰的國際性宗教與慈善公益團體,台灣亦有這個組織。
希爾生前是激進勞工組織「世界工業勞工聯盟」(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IWW,但一般都稱之為 Wobblies) 的成員。他 Kuso 救世軍軍歌的歌曲叫做「The Preacher and the Slave」。他的歌詞批評救世軍只關心心靈的救贖,並不關心讓飢餓的人吃得飽。Pie in the sky 這個成語在 1930 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 期間開始變得流行。它加上連字號後即變成形容詞,可用來修飾名詞,如 pie-in-the-sky promises (不可能兌現的諾言;空頭支票)。
例句:
- Your plan to run for the president is merely pie in the sky. (你競選總統的計畫只是空中樓閣)
- We dismissed his theories as pie in the sky. (我們認為他的理論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不予考慮)
- Those plans of her to set up her own business are just pie in the sky. (她那些自行創業的計劃只不過是空想而已)
- What those pie-in-the-sky people really want is money. (那些不切實際的人真正想要的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