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y Sue 中文譯為「瑪麗蘇」,是小說中一種過於理想化、脫離現實的女性人物或角色。瑪麗蘇幾乎毫無缺點,是完美的化身,通常擁有超強能力、非凡外貌,非比尋常的名字,甚至年紀輕輕就畢業於高等學府,並有傳奇的經歷或歷險等。這種角色的出現往往被視為作者或業餘作家寫作水準低下的表現。Mary Sue 這個詞最近甫被《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所收錄。
Mary Sue 源自 1970 年代的同人小說 (fan fiction,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最精確地說是源自《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粉絲寶拉‧史密斯 (Paula Smith) 1973 年創作並發表在一份同人雜誌 (fanzine) 上的惡搞小說《星際爭霸戰傳奇》(A Trekkie’s Tale)。小說的主角是艦隊中最年輕的上尉瑪麗蘇,年僅 15 歲,但她隻身穿越星際迷航的宇宙,贏得所有角色的愛,並在拯救全艦後離世,成為一代傳奇。
Mary Sue 這個詞可用作名詞或形容詞,複數型為 Mary Sues。注意:Mary 和 Sue 都要大寫,因為它們是專有名詞。男版的 Mary Sue 通常被稱為 Gary Stu。值得一提的是,瑪麗蘇這類角色往往是原創的 (非原著的) 人物。這種同人原創的 (fanmade) 的小說人物,英文叫做「原創人物」(Original Character,經常縮寫為 OC)。
例句:
- The story has three Mary Sues. (這小說有三個瑪麗蘇角色)
- I’m so afraid of having my female character labeled as a Mary Sue that I only write male characters! (我很怕我的女性角色被貼上瑪麗蘇標籤,所以我只寫男性角色!)
- The concept and the name Mary Sue first came out of fandom and fan-fiction, but there are also plenty of Mary Sues to be found in original fiction and media. (The Global Times) (瑪麗蘇的概念和名稱最初是來自同人圈和同人小說,但在原著小說和影視作品中亦可發現許多瑪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