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 letter

Chain letter 意為「連鎖信」或「連環信」,是一種要求收信人複製數份再寄給其他人的信函或訊息。連鎖信的內容可能是煽情故事、金字塔式騙局 (pyramid scheme,即老鼠會)、或甚至恐嚇收信人若不依從信中內容就會帶來厄運、疾病或甚至死亡。連鎖信是美國人發明的,第一封連鎖信起源於 1880 年代芝加哥一名為基督新教循道宗教會 (Methodist Church,又稱衛理公會) 募款的人,他以連鎖信方式請求每位收信者寄給他一角 (a dime) 以清償教會的債務。

現今郵寄或書面形式的連鎖信已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垃圾電子郵件式的連鎖信、社群網站或論壇上張貼的詛咒文等等網路版的連鎖信。尤有甚者,隨著手機的出現和普及,現在又出現了「連鎖簡訊」。無論是連鎖信、詛咒文或連鎖簡訊,都是利用人性本能的恐懼心理來要求轉發,因此可完全不予理會,迄今還沒有發現任何人因為不轉發連鎖信而使詛咒應驗的案例。

例句:

  • In the United States, chain letters that request money or other items of value and promise a substantial return to the participants are illegal. (在美國,要求金錢或其他有價物品並保證參與者會得到重大回報的連鎖信是違法的)
  • Today, chain letters are generally no longer actual letters. They are sent through email messages, posting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and text messages. (現今連鎖信通常不再是真實的信件。它們係透過電子郵件、在社群網站貼文及簡訊來轉發)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