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 favors the bold, fortune favors the brave

Fortune favors the bold 和 fortune favors the brave 為同義諺語,意為「天助勇者;天佑勇者;幸運之神眷顧勇者」。它們旨在鼓勵人們凡事要抱持大無畏的精神並採取果敢的行動才能獲得重大的成功。

Fortune favors the bold 和 fortune favors the brave 分別從拉丁文 “audentis fortuna iuvat” 和 “fortis fortuna adiuvat” 翻譯而來,而它們分別源自古羅馬詩人維吉爾 (Virgil) 和古羅馬劇作家泰倫提烏斯 (Publius Terentius)。

在加拿大知名影星基努‧李維 (Keanu Reeves) 主演的第一部《捍衛任務》(John Wick) 中,男主角有數秒鐘的淋浴鏡頭,觀眾會看到他的背部有一幅巨大的刺青,紋的就是 “Fortis Fortuna Adiuvat”。
閱讀全文

Have egg on one’s face

Have egg on one’s face (或 With egg on one’s face) 意為「(某人) 丟臉,(某人) 出醜」。這是個美國慣用語,但確切的起源無從考證。注意:在此慣用語中,egg 恆用單數,其前並無不定冠詞 an。

一個可能的起源係追溯到 1800 年代期間及 1900 年代初期流行的劇院。水準以下的演員經常被觀眾丟擲雞蛋和腐爛的蔬果,所以最終往往以臉上沾滿蛋液或蛋渣收場。

另一個可能的起源來自農場。農場養的狗有時會偷吃雞蛋,為了找出哪隻狗是罪魁禍首,農民會查看狗臉上是否有蛋液或蛋渣。
閱讀全文

Perfect storm

Perfect storm 意為「(許多糟糕的事情同時發生而) 糟得不能再糟的局面或情況」。這個慣用語源自美國記者、作家兼電影製作人塞巴斯提安‧榮格 (Sebastian Junger) 1997 年出版的非小說類作品《完美風暴:人類對海的真實故事》(The Perfect Storm: A True Story of Men Against the Sea) 一書。

例句:

  • The incumbent president’s re-election campaign is getting underway amid a perfect storm of allegations and news stories about corruption, tax evasion, and racketeering within the government. (現任總統就在被指控貪污、逃漏稅與政府內部從事非法勾當獲取暴利以及相關新聞報導的諸多不利情況中展開競選連任)

Q:年份的所有格也是在年份的後面加 ‘s 嗎?還是只加 s 就可以了?2009s results were excellent. 和 2009’s results were excellent. 何者正確呢?還是都可以呢?

A:年份的所有格是在年份的後面加 ‘s,不能只加 s,因為兩者的意思截然不同。所以,2009’s results were excellent. (2009 年的決算結果非常好) 是唯一正確的句子。不過,筆者建議使用「of 片語」,亦即寫成 The results for/of 2009 were excellent.,因為有人可能會誤以為 “2009’s results” 是某種複數型態 (當然它不是,但有人就是會搞混)。

如果僅在年份的後面加上 s,如 1980s,其意思就變成「1980 年代」,是指從 1980 年到 1989 年的 10 年期間;同樣地,2000s 意為「2000 年代」,是指從 2000 年到 2009 年的 10 年期間。由此可知,年份後面加 ‘s 的意思和加 s 的意思有天壤之別,兩者千萬不可搞混。

Best of both worlds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意為「從兩種截然不同的活動或情況中同時獲益;從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中同時獲益;享有兩者之優點;各取其長;兩全其美」,但其確切起源無從考證。這個慣用語於大約 1800 年代末期變得流行。它可能源自法國作家伏爾泰 (Voltaire) 的作品《憨第德》(Candide)。伏爾泰在這本 1759 年出版的諷刺小說中使用了意思完全一樣的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這個片語。

例句:

  • Mary is a mother and a career woman, so she has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瑪麗既是母親亦是職業婦女,兩全其美)
  • Paul lives in the country and works in a big city, so he gets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保羅住在鄉村而在大城市工作,可以盡享兩種生活的好處)
  • Jack is a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so he has the privileges of a professor and the freedom of a student. He has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傑克是這所大學的研究員,所以他同時享有教授的特權和學生的自由,真是兩全其美)

Not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Not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是個諺語,意為「見樹不見林」。不過,這是美國的慣用語,英國也有個比較早出現的同義慣用語,那就是 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兩者僅一字之差。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 最早出現在英國作家約翰‧海伍德 (John Heywood) 1546 年出版的諺語集中。

之後不久,有人便使用比較沒有那麼詩情畫意的 “forest” 來取代 “wood” 這個字,但兩者同樣直到 1800 年代才被廣泛使用。在實際的應用上,這兩個字或者說這兩個慣用語交互使用的情況所在多有,但 “forest” 版本的使用頻率略高一籌。
閱讀全文

Deceitful, deceptive (adjs.)

這兩個形容詞乍看之下宛若同義詞,但仔細探究它們在上下文中的應用,我們會發現它們的含意還是有差別的,因此有必要加以區分。Deceitful 意為 「欺詐的,不誠實的,騙人的;誤導的」,如 No one will trust a deceitful person. (沒有人會相信愛騙人的人)。Deceptive 意為「欺騙的,虛假的;誤導的,使人弄錯的」,如 Appearances are often deceptive. (知人知面不知心)。

然而,deceitful 有比較強烈的故意騙人或誤導的意圖 - 即使未成功 - 因此帶有負面的含意,如 It was deceitful of you to pretend to be an orphan. (你假裝是孤兒是騙人的行徑)。Deceptive 則強調誤導的效果或結果,但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不誠實或故意的動機,如 She seems to have a lot of confidence, but appearances are sometimes deceptive. (她似乎很有信心,但只看外表往往靠不住/使人弄錯)。
閱讀全文

Shoot the breeze

Shoot the breeze 意為「閒談,閒聊」。這個慣用語於 1900 年代初期至中期開始在美國使用。Breeze 這個字的意思是「和風,微風」,但它一度是個俚語,意為「謠言」(rumor)。這個慣用語的起源可能與此有關,因為閒聊的人往往天南地北亂扯一通,其中不乏流傳的謠言和八卦。

例句:

  • We sat on the park bench, just shooting the breeze. (我們坐在公園長椅上閒聊)
  • I just shot the breeze with Simon for a while when I passed him on the stairs this morning. (今天早上我在樓梯上與賽蒙擦肩而過時,我只跟他聊了一會兒)
  • We sat around most of the evening, shooting the breeze and drinking beer. (我們無所事事地坐了大半個晚上,一邊聊著天一邊喝著啤酒)

Road hog

Road hog 意為「不顧別人安危橫衝直撞的駕駛人;佔用車道的駕駛人;豬頭司機」。它的字面意思為「路上的豬」,但它一開始就用作比喻意思,把莽撞的駕駛人比喻為豬 (hog,亦指「貪婪或自私的人」)。這個慣用語於 1880 年代中期開始使用,有趣的是,汽車就在那個時候問世,當時路上的汽車還很少。

例句:

  • That road hog nearly knocked an old woman over. (那個不顧別人安危橫衝直撞的駕駛人差點撞到一名老婦)
  • Look at that road hog driv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and stopping other drivers from passing him. (看看那個佔用車道的駕駛人,他開在路中間,不讓其他駕駛人超越他)
  • Stay in your own lane, you road hog! (請開在自己的車道上,你這個豬頭司機!)

Q:cannot, can’t 和 can not 有何不同呢?

A:“cannot” 和 “can not” 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字,兩者不可互換。Cannot (不能) 是 can (= be able to) (能) 的否定形式。Can’t 是 cannot 的縮寫形式,而且是比較後來才出現的寫法,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並沒有這樣的形式,《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所提供的最早的例句是在 1706 年。由於是縮寫形式,can’t 並不適合用在正式寫作和論文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cannot 通常發成 can’t 的音。

Can not 目前只出現在兩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是 not 為某固定片語的一部份,如 You can not only borrow the car but you can also borrow my camping equipment. (你不僅可以借車,還可借用我的露營用品) - 由於在這句中,not 是 not only … but (also) 此一固定片語的一部份,因此不能使用 cannot;第二種情況是句子要特別強調 “not”,如 No, you can NOT wash the dog in the washing machine. (不! 你不可以將狗放進洗衣機去洗);You can NOT go to the movies! (你不能去看電影)。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