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語及修飾成分

補語 (complements) 與修飾成分 (adjuncts) 皆為句子結構的 5 大元素之一。另外 3 個元素是主詞、動詞和受詞。

補語

補語在句子中是必要元素,不可或缺。例如:

  • Both the brothers became teachers. (兄弟倆都成為了老師)
    - teachers 是補語。
  • A: Have you seen my cell phone? (A:你有看到我的手機嗎?)
    B: It’s downstairs, on the dining table. (B:在樓下,在餐桌上)
    - downstairs 是補語。
  • Playing baseball always makes me happy. (打棒球總是讓我快樂)
    - happy 是補語。

閱讀全文

語氣助動詞 – Would

Would 最常用於條件句。它也用作 will 的過去式來表示「過去的未來式」(future in the past)。此外,would 亦可表示過去不斷重複或重複很多次的動作或情況。若要瞭解更多 would 在條件句及過去的未來式中的用法,請參閱「條件句」的文法教學、有關「過去的未來式」的文法問題與解答以及 Would Always 的用法說明。

例句:

  • If Rachel were rich, she would buy a plane. (如果瑞秋富有,她會買一架飛機) - 條件句
  • I knew that Sam would be very successful in his career. (我知道,山姆的事業將會飛黃騰達) - Will 的過去式 (過去的未來式)
  • I would always forget my homework, until the teacher threatened to punish me. (我過去老是忘了家庭作業,直到老師揚言要處罰我) - 過去不斷重複的動作或情況

Would 的主要用法
閱讀全文

語氣助動詞 – Will

Will 係用來表示未來的自願性動作 (意願) 或對未來的承諾,意為「將;會」。Will 亦可表示對未來的一般性預測,且通常表示主觀的預測。若要瞭解更多 will 的用法和說明,請參閱「未來簡單式」這篇文法教學文章。

例句:

  • I will translate the contract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我會把這份英文合約翻成中文) - 意願
  • He promises he will not tell my wife about the pay raise. (他保證不會把加薪的事告訴我太太) - 承諾
  • I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 (我想明天會下雨) - 預測

Will 的主要用法
閱讀全文

語氣助動詞 – Should

Should 最常用來表示建議或勸告的「應該」。它也可用來表示責任和義務以及預期、推測或可能性的「應該」。

例句:

  • When you go to Taipei, you should visit National Palace Museum. (你去台北時應該去參觀故宮博物院) - 建議
  • You should focus more on your family and less on work. (你應該多關心家庭少關心工作) - 勸告、忠告
  • The manager really should be in the office by 7:00 AM. (經理應該在早上 7 點之前到辦公室 ) - 責任、義務
  • They should already be in Seoul by now. (他們現在應該已抵達首爾了) - 預期、推測

注意:與 ought to 的過去式 ought to have + P.P. 一樣,should 的過去式 should have + P.P. 往往是在表達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情況,即「本該發生的事,但實際上卻沒發生」。例如:

  • Class should have begun at 10: 00 (but it didn’t begin until 10: 15). (課原本應該在 10 點開始上 [但直到 10 點 15 分才上])

閱讀全文

If Only

If only 可用來表示與現在、過去或未來事實相反的強烈願望,主要用於口語。它的意思和用法跟 I wish 一樣,但語氣比較強烈。

“If only” 用於現在的情況

句型

If only + 主詞 + 過去簡單式

用法

If only + 主詞 + 過去簡單式係表示與現在事實相反的願望,意為「但願,真希望,要是…就好了」。

例句:

  • If only I were rich. (但願我很有錢)
  • If only I could skateboard. (真希望我會溜滑板)
  • If only I had a job at that company. (我要是在那家公司工作就好了)

在比較正式的情況中,有時可以使用 were 來代替 was。例如:

  • If only she was a good teacher. (但願她是個好老師)
  • If only she were a good teacher.

閱讀全文

語氣助動詞 – Shall

Shall 係用來表示未來的動作 (一般未來式),意為「將;會」,但僅用於英式英語以第一人稱單數的 I 或以第一人稱複數的 we 當主詞的句子中,因此用得不如 will 來得多,而美式英語則大多使用 will。Shall 的否定形式 shall not 在會話和非正式寫作中可縮略為 shan’t。

Shall 經常用於 “Shall I/we …?” 的句型中來表示建議、主動提供協助或徵詢別人的意見,意為「…好嗎?;要不要…?」。Shall 亦經常用在陳述句中來表示說話者的意向、承諾、決心等,意為「必須,應,可」,而在正式情況中則用來表示必然性和必要性,意為「一定會,一定要,必須」;美式英語大多使用 will。

此外,shall 還用在條約、合約、規章、法令等文件中表示義務或規定,大多用於第三人稱,意為「應該,必須」。
閱讀全文

語氣助動詞 – Ought To

Ought to 係用來表示勸告、建議的「應該」。它亦可用來表示假設、預期以及高度可能性 (或然率) 的「應該」,這通常含有某人該得或應得某物或某事的概念。Ought to 的否定式為 “Ought not to” (否定式的 to 可以省略),係用來勸告 (某人) 不要做某事,不過美國人比較喜歡使用較不正式的 should not 或 had better not。Ought not 可以縮略為 oughtn’t。

Ought to 的過去式是 ought to have + P.P.,主要在表達與過去事實相反的情況,如 You ought to have/should have helped him. (你本來應該幫助他的 - 但實際上卻沒有)。過去式的否定也是在 ought 的後面加上 not,如 You ought not (to) have/should not have helped him. (你本來不該幫助他的 - 但實際上卻伸出了援手);He ought not (to) have done so. (他本來不該這麼做的 - 但實際上卻做了)。
閱讀全文

感嘆詞 (Interjections)

感嘆詞是用來表達驚訝、喜悅、興奮、憤怒、悲傷或作嘔等各種喜怒哀樂情緒的詞。它們與後面句子的其餘成分並無語法上的關連,僅在意義上所有關連,而後面句子往往說明這種情緒的原因。感嘆詞有時獨立存在,但通常被包含在較大的句子結構中。必須注意的是,在商業書信或寫作中應避免使用感嘆詞!

除了 Ah, Aha, Alas, Bravo, Dear (me), Gee, Gosh, Hey, Hmm, Hooray, Jeepers, My Goodness, Oh, Oops, Ouch, Phew, Well, Whoa, Wow, Yippee, Yo, Yuck 等「正規的」感嘆詞外,若干普通字詞亦常被拿來當感嘆詞用,如 Boy, Come, Indeed, No, Nonsense, Now, There, Why, Yes 等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