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P

RSVP 是個頭字語,為請柬或請帖用語,意為「敬請賜覆」。RSVP 為法文片語 répondez s’il vous plaît 的縮寫,相當於英文的 “please reply”。répondez s’il vous plaît 於 1700 年代傳入英格蘭。最初 RSVP 是拼成有句點的 R.S.V.P.,現今《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是拼成沒有句點的 RSVP。

RSVP 是個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為 RSVP’s,現在分詞/動名詞為 RSVP’ing,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為 RSVP’d 或 RSVP’ed,但以前者較常見。

例句:

  • RSVP by December 10. (請於 12 月 10 日前賜覆)
  • More than 500 people have RSVP’d to attend my wedding reception, including the President and Premier. (逾 500 人已回覆要參加我的婚宴,包括總統和閣揆)
  • People who want to attend Professor Chen’s speech in Kaohsiung Sunday are being encouraged to RSVP by Tuesday. (想參加陳教授週日在高雄演講的人希望能在週二之前回覆)

SOS, Mayday

SOS 為國際公認的遇險或危難求救信號 (distress call)。這三個字母並非頭字語 (acronym),而是摩爾斯電碼 (Morse code) 的無線電信號。在摩爾斯電碼中,S 是以三點 (. . .) 來表示或傳輸,而 O 是以三劃 (- – -) 來表示或傳輸。德國於 1905 年使用 SOS 作為求救信號,是全球第一個使用 SOS 作為求救信號的國家。翌年 (1906 年) SOS 求救信號即成為全世界通用的標準。現今身陷荒山野地的人士往往將 SOS 拼出來作為求救信號,因為它簡短,而且大家都看得懂。SOS 有時被寫成 S.O.S.,但這三個字母並不代表任何真正的字,《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採用的形式是 SOS。

Mayday 也是國際公認的遇險或危難求救信號。Mayday 通常由船舶或飛機上的人員透過無線電說出來。這個字是英國倫敦克羅伊登機場 (Croydon Airport,現已不存在) 的資深無線電人員莫克福德 (Frederick Stanley Mockford) 在 1923 年創造的。當年莫克福德被交付一項任務,要他想出一個表示求救且易於辨認的用語。由於克羅伊登機場的空中交通大多來自巴黎勒布爾熱機場 (Le Bourget Airport),莫克福德乃敲定了 Mayday。這個字是法文單詞 m’aider (意為「救我」) 的英語化。依照慣例,在緊急情況中使用 Mayday 時要連續說三次,即 Mayday, Mayday, Mayday。《牛津英語大辭典》將這個字大寫,但吾人有時仍會見到它被小寫的情況,即 mayday。

大嫂團和人妻爆紅 WAGs 和 WAG 亦不遑多讓

近年來,「大嫂團」這個名詞迅速在網路和媒體上爆紅,知名度與「人妻」等量齊觀。不過,大嫂團是譯自英國小報 (tabloids) — 如《太陽報》(The Sun)、《每日郵報》(Daily Mail)、《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等 — 特有的用語 WAGs (WAG 的複數),而人妻則來自日文。

雖然 WAGs 是英國小報特有的用語,但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也開始採用這個字。事實上,WAGs 是個頭字語 (acronym),為 wives and girlfriends 的縮寫 (單數 WAG 為 wife and girlfriend 的縮寫),最初是指高知名度的足球明星 (football players or footballers) 的女眷,這包括太太、女友或同居人 (partners)。但現在也指任何行業或機構的女眷,亦即工作性質相同的一群男性的女眷。譬如說,10 月初一群英軍的太太和女友們 (WAGs) 居安思危,為了替在阿富汗受傷的英國大兵募款,決定一起寬衣解帶合拍性感寫真月曆,從《太陽報》提供的照片來看,這個名為「武裝的屁股2011」(Armed Buns 2011) 的寫真月曆,火辣指數破表。

由於 WAG 包含 wife 和 girlfriend,且用 and 連接,明明是複數,但卻當單數用,有人認為沒有道理。沒錯,這項看法完全正確! 問題是,實際的應用並非如此。現在只要是某足球明星的太太或女友都可以用 WAG 來表示,即「大嫂」,若是老婆還可以稱她為「人妻」(當然啦,人妻可以指一個人或多個人)。大家可能已經想到,全球最知名的「大嫂」當非貝克漢 (David Beckham) 的老婆「貝嫂」維多利亞 (WAG Victoria Beckham) 莫屬了。

Bogof

BOGOF 是個非常實用的字,不是嗎!? 它是 Buy One Get One Free (買一送一) 的頭字語 (acronym),可用作名詞,如 There are some great bogofs on at the supermarket. (超市現在提供一些很棒的買一送一優惠),亦可當形容詞用,經常與 offer 或 deal 等字連用,如 There are some great bogof offers in store. (若干很棒的買一送一促銷方案即將推出)。

我們都知道,頭字語是由一個片語或一個組織名稱中的所有字的第一個字母所構成。英文中有許多相當有名的頭字語,如 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Scuba (Self 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 自攜式水中呼吸器,即水肺)、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後天免疫不足症候群,即愛滋病) 等等。頭字語之所以大行其道,主因是它們的全稱都滿長的,唸起來有點詰屈聱牙或需要較長的時間。

頭字語大多被當作字來唸,所以 NATO是唸成 NA-TO 兩個音節,不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唸成 N-A-T-O,而在電腦和網路應用中經常會見到的 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 所見即所得) 則唸成 WY-SI-WYG 三個音節,不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唸成 W-Y-S-I-W-Y-G。同樣地,AIDS (愛滋病) 應唸成 /eidz/,但國內許多人都將之唸成 A-I-D-S,這是不正確的。BOGOF 的發音與英國口語的粗話 “Bog off!” (= Go away! 滾開!) 很像,對英美母語人士來說,聽起來可能有點刺耳。

Bogof 是超市和賣場最廣為人知的促銷策略。這概念是在 1970 年代經濟不景氣期間首次出現在美國,當時食品價格居高不下。它在 1990 年代末期再度流行起來,因為許多大型超市連鎖店紛紛推出買一送一的促銷方案,希望取得競爭優勢。消費者當然被這種促銷手法所吸引,對於可以免費取得第二件商品,誰會說「不」呢?

然而,BOGOF 的促銷策略或交易方式可能不保。2008 年歐盟倡議禁用這一用語,因為其中的「送一」 (get one free) 並非都是確實如此 (單件商品的價格不一定都是實際的價格)。歐盟提出一個替代的頭字語,但它並未引起注意,因此有人認為它可能無法像 bogof 一樣成為英語的一部份。這個替代頭字語是什麼呢? 那就是 TFTPOO (Two for the price of one),意為「買二付一」(買兩個只付一個的價錢)。或許有人認為「買二付一」跟「買一送一」並無差別,但歐盟所持的觀點是,「買二付一」所買的那兩件商品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但「買一送一」所贈送的那件商品可能造成浪費,因為消費者可能不需要那麼多,拿回家過一陣子後可能就把它扔掉了。

Salary increment, bonus, COLA, raise, rise (nn.) / raise, rise (vv.) / raise, bring up, rear (vv.) / rise, arise, get up (vv.)

中文的「加薪」,英文可以叫做 salary increment, pay increase, pay rise, pay raise, rise in pay, raise in pay, rise in salary, raise in salary, rise, raise 等等,其中 rise 及其所構成的用語是英式英語,而 raise 及其所構成的用語是美式英語,如 She gave her employees large rises/raises last year. (她去年給她的員工大幅加薪);雖然 raise 現在逐漸進入英式英語,但許多英國人仍鍾愛 rise, rise in pay…的說法。

Salary increment 有時帶有加薪的幅度或時間點都是固定或定期的意涵。加薪可能需要根據考績 (merit)、年資 (longevity) 或其他工作表現或績效 (performance) 來為之,因此又有 merit pay, merit raise, longevity pay, longevity allowance (高年資津貼), pay for performance 等用語的出現。COLA (cost-of-living adjustment 的頭字語) 是指根據平均通貨膨脹率來做調整以維持實質薪資的加薪,這種薪資叫做「生活費津貼」(cost-of-living allowance,也縮寫成 COLA)。cost-of-living 是形容詞,生活費的名詞是 the cost of living。bonus 意為「獎金;額外津貼;紅利」,不屬於年薪 (annual pay) 的一部份。

Rise (rose, risen) 幾乎都是當不及物動詞,意為「上升;升起;上漲;升高;增加」:The sun has not yet risen. (太陽還沒升起);Prices have risen again this month. (物價本月又告上揚)。Raise (raised, raised) 大多用作及物動詞,意為「舉起,抬起;增加,提高,提升;籌 [款];養育,種植,飼養」:They are going to raise funds for the school buildings. (他們將為蓋校舍籌集資金)。raise 也有不及物動詞的用法,但大多屬於方言或非正規英語的用法,在此就不多談了。

Raise, rear 和 bring up 這三個字或片語在美國都可以表示「養育 (小孩)」,而且如上述,raise 還意為「種植 (植物);飼養 (動物)」,但英國人僅用 rear 來表示「養育 (小孩)」,而「種植 (植物);飼養 (動物)」則使用 raise 這個字,亦即英國沒有 raise children 的說法。bring up 是美國特有的用語,但 raise, rear 和 bring up 在正規的美式英語中被視為可以互換。

Rise, arise 和 get up 這三個字或片語在意為「起床;起立」時是同義詞,但 arise 和 rise 均帶有刻意站起來的意涵,所以它們適合用在正式書面文件中:He rose [arose, got up] to object. (他起身反對;他站起來表示反對)。它們的動名詞也有類似的語意差異:She has a habit of rising [arising, getting up] early. (她有早起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