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英文太簡陋 台鐵挨批

民眾發現台鐵台中太原站月台豎立的候車指引中英文對照告示牌,使用簡陋錯誤、不成章法的英文文句,指引錯誤,不懂中文的外籍人士根本就看不懂。台灣大學外文系美籍副教授史嘉琳說,標示確實有誤。

王先生說,上月底發現太原站第一月台上有面指示牌,寫著「往台中、彰化方向旅客 請在此月台候車,往豐原、潭子方向旅客 請走樓梯至第二月台」,英譯成「WAIT HERE FOR TO TAICHUNG . CHANGHUA STEP OVERPASS TO FENGYUAN. TANZI (中文直譯為在這等去台中、彰化,跨越去豐原、潭子。)」他批:「這種台式英文,外國人會跑錯月台。」

台鐵台中運務段業務部主任江國聖說,告示是由外包製作,經檢視確認英譯過於簡陋,已更正。

「英文翻譯確實有點不太對。」台大外文系外籍副教授史嘉琳建議,應譯為「Trains to Taichung and Changhua board from this platform. To board trains to Fengyuan and Tantzu, please take overpass to Platform 2.」史嘉琳還指出,告示中的地名英譯,TAICHUNG、CHANGHUA (台中、彰化) 採威妥瑪式拼音,TANZI (潭子) 卻是漢語拼音,建議最好統一使用同種拼音法。(蘋果日報 2012/01/30)

新北市英文正名 (高志仁)

或許是因盧彥勳剛在倫敦溫布頓網球賽打進八強,眾所矚目,台北縣府說由於來自英國倫敦地區 (Greater London) 的靈感,新北市譯名在 Xinbei City 和 New Taipei City 之外,另加 Greater Taipei City 為候選。創意聯想是無妨,但就英文論英文,Greater Taipei City 這名稱是有問題的。

首先,雖然日常用法上,Greater London 和 London 常常指的是同一個地方,但在行政區域劃分上,Greater London 是英格蘭九大行政「區」之一,不是一個「市」。

再者,Greater London 包含現為金融中心的 City of London,而所謂 Greater,意思是從這一塊最早的都市開發核心區「外擴」出來的,是從這裡長出來的,蘊涵都市發展的義理。然而台北縣府解釋 Greater Taipei 的意思卻是新北市面積「比較大」,在台北市的外圍云云,也有民眾如此認為。從原始都會核心區長出來的部分或許會比較大,或許人口比較多,也或許的確是在外圍,但卻不是這裡 Greater 的內涵。

這裡 Greater 有「廣義而言」的意思,亦即 Greater London 是廣義的倫敦,而 Greater Taipei 就是廣義的台北了,這一直就是英文裡 greater Taipei area 也就是「大台北地區」的意思,包含台北縣市及其周緣地區,而新北市不包含台北市,如何能成為 Greater Taipei? 台北縣府曾說 New Taipei City 會造成混淆,然而在英文用法上,Greater Taipei City 會是更混淆的名稱。

或許未來如果北北基合併付諸實施,Greater Taipei 就可以名正言順成為一個行政區域的名稱。只是,台北縣府從一開始死守漢語拼音的音譯守則,弄出個眾所譁然的 Xinbei,到忽然眼界大開以國際都會為師,卻又弄出個畫虎不成的 Greater Taipei,實在 Not So Great 啊! (作者任職於出版業)

新北市英譯 3案待決 「New Taipei City」獲認同 民眾促盡快決定

台北縣將在年底升格新北市,對於未來的英譯名稱,縣府原堅持漢字發音「Xinbei City」,因是中國慣用拼音引起民眾不滿;民政局如今態度軟化,昨提出三種方案,包括「Xinbei City」、「New Taipei City」、「Greater Taipei city」,報請內政部擇定。民眾反應不一,不過大都認為「應早點做好決定!」

針對新北市英文譯名,民政局四月間確定使用「Xinbei City」,因採漢語拼音,與常見的通用拼音有出入,引起縣民討論,有民間團體到縣府舉牌抗議,而國民黨市長參選人朱立倫、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兩人也都異口同聲認同「New Taipei City」,因此讓縣府態度軟化。

民政局上周邀集各級主管討論,選出「Xinbei City」、「New Taipei City」、及「Greater Taipei City」三種版本,民政局長楊義德說:「第三種版本靈感來自英國倫敦 (Greater London) 地區,取其意象,指新北市擁有較大面積,在北市的外圍。」

民政局長楊義德表示,依内政部兩年前訂定的《標準地名譯寫準則》、教育部頒訂的《中文譯音使用原則》兩項標準,辦理標準地名翻譯申請時,應該以漢語拼音為標準,因而提出「Xinbei City」,不過引發各界爭議,才改提其他版本。

昨天上午,民政局在縣務會議報告三種英文譯名方案,近日將送至內政部,請內政部解釋法條是否可選擇另外的名稱。對此,有民眾覺得「New Taipei City」好,也有人認為「Greater Taipei City」優,但大都希望盡快決定。

新北市英譯名稱三方案

名稱╱源由
●Xinbei City
依内政部《標準地名譯寫準則》、及教育部《中文譯音使用原則》兩標準擬定。

●New Taipei City
多數民意、及兩黨市長候選人意見。

●Greater Taipei City
各級主管開會提出,靈感來自英國倫敦 (Greater London) 地區,取其意象,指新北市擁有較大面積,在北市的外圍
資料來源:台北縣民政局 (蘋果日報/2010-07-07)

新北市拼成「Xinbei」 遭抗議

台北縣年底將升格新北市,未來英文譯名將採漢語拼音「Xinbei City」,引來民間團體台灣華語拼音聯盟不滿,昨天前往縣府門口舉牌抗議,堅決反對X開頭英譯,直批:「縣府不尊重民意蠻橫硬幹!」要求改為通用拼音「Sinbei City」。不過民政局表示一切依法行事,各部門也按期程變更中,暫無更改空間。

北縣府確定未來升格「新北市」英譯名稱定為「Xinbei City」,採用中國慣用的漢語拼音,與常見的通用拼音有出入,引起不少縣民討論,在網路上更掀起一陣唇槍舌戰。

昨天上午,台灣華語拼音聯盟與縣議員候選人李坤城到縣府門口抗議,舉標語「我愛新北市、幸福不打X」表達不滿心聲。

台灣華語拼音聯盟執行長張淑芬說,台灣地名、路名都採通用拼音,為何新北市英譯要採用與中國慣用的漢語拼音,縣府捨棄S開頭的通用拼音法,讓大家看了霧煞煞,英譯上跟「New Taipei」毫無連結,外國人也聽不懂。

民政局長楊義德表示,新北市英譯「Xinbei City」是遵照內政部頒布的《標準地名譯寫準則》規定,中央機關英文譯音改採漢語拼音為原則,所以意譯的「New Taipei City」,或通用拼音的「Sinbei City」,皆不被採用。

他強調一切是依照法令規定,也不需提出全民表決,月前各業管單位就已開始推行,英譯名不會改變。(蘋果日報/2010-06-25)

新北市英譯名 考慮 Xinbei City

台北縣年底將升格為新北市,但新北市的英文譯名到底該叫「Xinbei City」,還是「New Taipei City」? 這個問題最近在網站上引起熱烈討論。台北縣民政局日前完成未來新北市英譯名稱建議,決定採用漢語拼音的「Xinbei City」,遭部分網友痛批這個決定太草率,且未取得北縣民的共識。

不過,民政局長楊義德認為,網友屬意的「New Taipei City」,用語上可能引發北市民質疑被「吃豆腐」爭議;因此才採用「Xinbei City」,全案送九月縣議會討論通過後,即可全面製作路牌,及各區與外縣市交界處的入口意象指標。

新北市的英文譯名,也引起民進黨人士的不同意見。英譯名稱「Xinbei City」僅採漢語拼音,未以漢語、通用兩種拼音並行,民進黨台北縣黨部執行長張宏陸質疑,新北市英譯名稱與中國接軌,而非與世界接軌,縣黨部將請黨籍縣議員在議會質詢時,要求縣府清楚說明只採用漢語拼音的理由。

民政局長楊義德說,討論新北市英譯名稱時,原本考慮採用最多人建議的「New Taipei City」,但因先前「新北市」中文名稱引起不少台北市民反感,認為被吃豆腐,加上國土規畫法規定譯名應採用漢語拼音,因此決定以漢語拼音訂出新北市英譯名稱。

據了解,新北市選舉委員會3月初掛牌時,使用的新北市英譯名稱為「New Taipei City」,因民政局規畫的英譯為「Xinbei City」,已要求選委會取消先前譯名,等縣議會通過新名稱,再重新掛上。(聯合新聞網/2010-06-24)

路牌菜英文 高縣田「寮」變 ㄌㄧㄚ

Wrong English translation公路路牌中翻英搞烏龍。一名公路迷近日在個人部落格中,點名高屏地區有不少省道路牌英文拼音亂拼一通,導致田寮變「田 ㄌㄧㄚ」,令人哭笑不得。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將在一周內完成改善。

這名公路迷點名高屏地區有不少英文翻譯離譜的路牌,令人看了哭笑不得,像是高雄縣省道路牌把田寮「Tian liao」譯為「Tian lia」,於是英文發音出來變成令人噴飯的「田 ㄌㄧㄚ」,顯示台灣交通路牌驗收機制有問題。

住「田 ㄌㄧㄚ」路牌附近的電器業者李奇峰受訪時說:「有嗎? 我看一下。」確認拼字錯誤後說:「還是改一下比較好,免得被笑」。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周中天建議,政府應訂定地名、道路中翻英的統一用字、用語,讓各單位比照採用才不會容易出錯。公路總局表示,有錯誤的路牌一周內將完成改善,該局現也正推動路牌英譯統一改採漢語拼音更新計劃,舊牌換新牌或增新路牌時會調整。(蘋果日報/2010-03-23)

中壢火車站改漢語拼音 台華聯盟抗議

台灣華語拼音聯盟10多人昨天在中壢火車站前,高舉海報抗議中壢火車站,把通用拼音的 Jhongli 改為漢語拼音 Zhongli,他們說:「差一字、差很多。」

台灣華語拼音聯盟執行長張淑芬表示,他們在中壢火車站前,抗議台鐵中壢站胡塗,違反國際慣例,竟然將中壢的通用拼音的 J 改為漢語拼音的 Z,讓他們無法接受。僅台鐵一個單位,就耗費700萬元更動英文拼音牌誌。

張淑芬又說,他們主張「台灣地名台灣拼音」,不應該勞民傷財更改已逐漸一致與習慣的台灣拼音牌誌。「我們是不分藍綠的人民團體」,僅希望台灣地名台灣化,拼音牌誌不應隨著政黨替換而更換,下周將到台北火車站抗議,讓國人重視通用拼音,堅持反對漢語拼音。

台鐵中壢站副站長黃添岳表示,中壢站僅是基層執行單位,「我們無法左右通用還是漢語拼音」,所有英文牌誌都是總局業務處寄下來的,要求中壢站如期更換,「我們拿到後即更換」,台灣華語拼音聯盟抗議找錯地點與單位了。(聯合報/2010-01-11)

中壢英譯遭偷改 高公局忙改回

中山高中壢交流道高架橋中壢的英譯指標,原本的通用拼音 Jhongli 被改為漢語拼音 zhongli,高公局中壢工務段喊冤,他們全線仍使用通用拼音,不知那個單位擅自改為漢語拼音,昨天已改回通用拼音。

聯合報昨天披露中壢市英譯名稱通用、漢語夾雜有如「一國兩制」,讓外籍人士無所適從,引起各界重視。

桃園縣政府研究發展處綜合企劃科表示,到目前為止包括桃園縣政府及各鄉鎮市公所、戶政、地政等單位英譯名稱還是採通用拼音,英譯名稱約定成俗,改來改去不妥。

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中壢工務段段長張建清表示,昨天看到報導,中壢交流道往中壢方向的跨橋上,中壢市指標英譯名稱改為漢語拼音 Zhongli,發現不對勁,立即趕到現場查看,證實這個英文指標不知被誰「偷偷改掉」,因為高速公路全線目前還是使用通用拼音,中壢市英譯應該是 Jhongli。

為維持全線慣用的通用拼音,高公局中壢工務段昨天上午緊急將被偷改的中壢漢語拼音改回。

雖然包括桃園縣政府、高速公路局、公路總局等單位均維持地名英譯採用通用拼音。但據中壢火車站員工指出,同屬交通部的台灣鐵路局,全線地名已率先改成漢語拼音,目前中壢火車站中壢的英文譯名是漢語拼音的 Zhongli,形成鐵公路單位「各行其是」。(聯合報/2010-01-01)

通用vs.漢語 中壢英文譯名「一國兩制」

中壢的漢語拼音 Zhongli中壢的通用拼音 Jhongli中壢火車站全面改用漢語拼音 Zhongli,中山高速公路中壢交流道則是 Zhongli 及 Jhongli 交互出現,中壢市英文譯名混亂,各單位各行其是,造成「一國兩制」。

中壢羅姓市民表示,中壢市的英文譯名改來改去,不要說外籍人士搞不清楚,連本地人也莫衷一是,幾年前,原本中壢的英文譯名是 Chungli,後來陳水扁政府推動通用拼音,將中壢市英譯名從 Chungli 改成 Jhongli,雖然前者譯名已使用數十年,改換英譯名以後,大家也習慣了。

很多市民發現,最近中壢市的英文譯名又從通用拼音的 Jhongli 改成漢語拼音Zhongli,如中壢火車站及中山高速公路中壢交流道和114縣道交會處等地。

市民認為,英文譯名是給外國人看的,應該有一個國際統一標準,不能隨著執政黨的改變而改變,如此不但勞民傷財,而且有的改、有的沒改,非常混亂。何況,改變英文譯名不止改掉看板,包括網路及所有的資訊全盤更改,是一項重大工程。

中壢火車站表示,鐵路總局一個多月前發包,將中壢火車站內外所有英文譯名,全部由通用拼音 Jhongli 改為漢語拼音 Zhongli,至於為什麼要改? 改了會不會影響外國人辨識? 站方並不了解。

包括高速公路局北區工工程處中壢工務段、公路總局第一區工程處中壢工務段都表示,沒有接到上級命令要更改中壢的英文拼音,但為什麼中壢交流道會出現漢語拼音的 Zhongli,他們還要進一步了解。至於中壢市公所到昨天為止,也沒有接到縣政府指示要改英文譯名。(聯合報/2009-12-31)

1條台中港路3英文路標 霧煞煞還拼錯

台中港路英文路標出現三版本,其中還把港口「Harbour」誤植為「Habor」,台中市議員楊正中認為,台中縣市將合併升格,路標還讓人看得霧煞煞,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

台中港路2段與惠中路十字路口,短短不到2公尺內,英文路標,有的是直譯 Taijunggang Rd,也有的用 Taichung Port Rd、Taichung Habor 等三種不同版本。

楊正中說,要看哪一個? 到底哪個是對的? 更貽笑大方離譜的是 Habor,在英文字典中查不到這個英文字,港口的英文為 Harbor 或 Harbour,路標誤植為 Habor,少一個 r,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

楊正中質疑,台中港路是路名,應該是專有名詞,為何出現三版本? 況且台中港與台中港路相距甚遠,二者也未銜接,如此的英文路牌標示會讓外國人混淆、誤會。

楊正中說,台中縣市即將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台中港路是進出台中市的門面,建議市府盡速檢討修正,將英文路牌統一,國際城市不是用嘴巴講的。

市府回應,台中港路英譯,利用中華郵政全國資訊網中文地址英譯系統查詢結果,漢語拼音或通用拼音英譯都是 Taichung Port Rd.,至於 Taijunggang Rd. 及拼音錯誤之 Taichung Habor,市府將儘速派人拆除。

交通處副處長林明熙表示,台中港路出現三種路名,是因為不同時代產生的三種英文翻譯路名,現在參考內政部和中華郵政的譯音,採取 Taichung Port Rd 的統一譯音,兩周內運用擴大內需經費五千萬,全面更新。

市府強調,台中港路新穎的路牌設計,還加上台中市的風景和古蹟圖片,讓民眾和遊客一進入台中市,就能馬上清楚看到路名,還能從嶄新的路牌中欣賞好風景,也為台中市留下好印象。(中國時報、聯合報/200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