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系詞的受詞

介系詞後面所接的字被稱為介系詞的受詞。介系詞都是以名詞類當受詞,包括名詞 (片語)、代名詞、動名詞 (片語) 和名詞子句。

名詞 (片語) 當介系詞的受詞時通常不會發生文法上的問題,如 He borrowed a lot of money from the bank. (他向銀行借了許多錢) 這句中的名詞 (片語) the bank 是介系詞 from 的受詞。然而,其他名詞類在當介系詞的受詞時,或多或少都會有文法錯誤的情況發生。茲將可能發生錯誤的情況說明如下:

閱讀全文

You and I or you and me

不少人經常在 you and I 或 my husband and I 等應該用 me 的情況中使用 I,簡單的文法卻犯了大錯,令人遺憾!

  • It is a gift from my husband and me. (那是我先生跟我送的禮物) (正) - 介系詞 from 後面要使用 I 的受格 me。
  • It is a gift from my husband and I. (誤) - 這跟說 from I 一樣是錯誤的。
  • Between you and I, I think his wife is rather ugly. (這是我們私下說的話,我認為他太太長得有夠抱歉) (誤) - 這跟說 between I and the gatepost 一樣是錯誤的。

註:Between you and me = between ourselves = between you, me, and the gatepost/bedpost (你我私下說說,不可讓其他人知道)

記住,介系詞 (from, between, by, for, in, at, on …) 後面要用受格,所以當 I 位在介系詞的後面做為介系詞的受詞時,I 要變成 me。這與 I 的前面是否有 you 或 my husband 無關。

只有 you and I 或 my husband and I 在句中當動詞的主詞時,才使用 I。例如:

  • You and I often argue on this subject. (你我經常吵這個話題) (正) - You and I 是動詞 argue 的主詞。
  • My wife and I accept your invitation. (我太太和我接受你的邀請) (正) - My wife and I 是動詞 accept 的主詞。

如果你還搞不懂到底要用 you and I 還是 you and me,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讓大家嘗試一下,以後應該就會用對了。首先把 I 以外的元素全部拿掉,然後再決定要用 I 還是 me。

  • It is a gift from my husband and I/me.

問題:I 或 me 呢?
步驟 1: 把 “my husband and” 拿掉。
步驟 2: 再重新檢視句子。
步驟 3a: It is a gift from I. (誤)
步驟 3b: It is a gift from me. (正)

所以:

  • It is a gift from my husband and me. (正)
  • It is a gift from my husband and I. (誤)

Allow, permit (vv.)

Allow 意為「准許;允許;容許」,而 permit 意為「准許;允許」,兩者都有准許和允許的意思,但含意卻有不同。譬如說,在 Schools do not _____ smoking. 這句中,吾人只能使用 permit,不可用 allow,原因請看下面的說明。

Allow 通常指不反對,含有聽任或默許之意,著重於消極的不反對,如 Swimming is not allowed at this beach. (這個海灘禁止游泳);Walking on the grass is not allowed. (不准踐踏草地);His father allowed him to smoke. (他父親不反對 (聽任或默許) 他抽菸)。

Permit 通常指當局、規定或法令等的「准許,允許 (某人做某事)」,強調正式的允許、許可,如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is not permitted inside the aircraft. (航空器內禁止使用手機);The rules of the club do not permit smoking. (這個俱樂部規定不准吸煙);You are not permitted access to the confidential data. (你不准接近機密資料)。

必須注意的是,allow 和 permit 都可接動名詞當受詞,但不可直接接不定詞,須先接受詞才能接不定詞,如 Her parents won’t allow him to study abroad. (她的父母不會讓他出國唸書);The judge permitted the suspect to be released on bail. (法官允許嫌犯交保獲釋)。現在將這兩個字放在同一句中來凸顯它們的之間的差異,如 The nurse allowed Tony to remain in the hospital,though it was not permitted. (護士讓東尼留在醫院,但按規定那是不許可的)。

再者,allow 和 permit 也都可接雙受詞,如 I allow my daughter five hundred dollars for books. (我給我女兒五百塊買書);We are only allowed a day off every year. (我們只准每年休一天假) / The company only allowed employees a day off every year. (這家公司只准員工每年休一天假 - 這措施顯然違法,不可能是公司的正式規定);We are not permitted access to the scene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調查期間我們不允許進入現場) / The authorities did not permit us access to the scene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調查期間當局不允許我們進入現場)。

Q:在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movie? B: So so." 這一對話中,What do you think…? 是否可以改為 How do you think…?

A:不可以! 因為 What do you think 是固定用語,而且改成 How do you think 後,意思就變成了「你怎麼想」,這與所要表達的意思不同。 “What do you think?” 意為「你的看法為何?」,是在徵詢意見,問人家對某人或某事的看法,它相當於 “What’s your opinion/idea?”。這是一句相當常用的口語,如果它的後面要接受詞,就寫成 “What do you think of someone/something?”,意為「你對某人或某事有何看法或有何意見」,如問題中的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movie? (你認為/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英文口語中可以表達相同意思的句子不少,在此再舉兩個型態相似、也很常用的句子供大家參考,那就是 “How do you like someone/something? ” 和 “How/What do you feel about someone/something?”。由於 How do you like 也是固定用語,所以其中的 how 不能用 what 來替換,而且由於 like 是及物動詞,後面直接接人或事當受詞,而不必藉助於介系詞,如 How do you like your new teacher? (你認為你的新老師怎麼樣)。至於 How/What do you feel about…?,則是使用 how 或 what 都可以,意思不變,如 How/What do you feel about this idea? (你認為這主意怎麼樣)。

Q:He will make her a good husband. 和 He will make her a good wife. 為何都對呢? 它們有何不同呢?

A:這兩句的意思並不相同,其中所牽涉到的語法亦有不同。He will make her a good husband. (他將成為她的好丈夫) 是 make 接雙受詞的句型 [make + O(i) + O(d)],其中 her 為間接受詞,a good husband 為直接受詞 (注意:間接受詞和直接受詞指的是不同的人或物);所以,這句相當於 He will make a good husband for her.。此種用法並不難見到,如 His ruthless behavior made him many enemies. (他的殘忍行徑使他樹敵眾多)。

至於在 He will make her a good wife. (他將使她成為好太太) 這句中,a good wife 是受詞 her 的補語,換言之,her = a good wife (注意:當受詞補語為名詞時,它和受詞是指同一人或物)。同樣地,在 He will make her a doctor. (他將使她成為醫生) 這句中,a doctor 也是受詞補語。

Q:"the creation of man" 是「創造人」還是「人的創造」?

A:許多人對「NP1 + of + NP2」這種俯拾即是的結構 (NP 為 noun phrase 「名詞片語」的縮寫,但事實上,英文的 NP 包括了名詞片語、名詞和代名詞) 都想當然耳地把它們翻譯為「NP2 的 NP1」,如 the legs of the table 譯為「桌子的腳」(桌腳)。然而,這種結構並沒有這麼簡單,如 the love of God 表面上的意思是「上帝的愛」,但其實它有兩個不同的意思:一為 Our love for God — We love God. (我們對上帝的愛),另一為 God’s love for us — God loves us. (上帝對我們的愛)。

由上述可知,「NP of NP」結構可能只有殆無疑義的單一意思 (如 the legs of the table),也可能有模稜兩可的雙重意思 (如 the love of God)。因此,當我們碰到這種結構時必須判斷它是屬於何者,以免「會錯意」了。一般而言,若 of 左右的兩個 NP 同時兼備順序 (由左至右) 的動詞受詞關係與逆序 (由右至左) 的主詞動詞關係,就會產生雙義。of 右邊的 NP 必須是人或動物才具有做動作 (當主詞) 或接受動作 (當受詞) 的能力,而左邊的 NP 則必須是兼有動詞內涵的名詞型態,才能施動作於他人。當同一結構同時出現這兩種情況時,「NP of NP」就會產生兩個不同的意思。所以,在寫作時必須注意這一點,以免意思被誤解。

若右 NP 沒有做動作的能力,亦即該 NP 為非人或非動物,那麼這結構就只有順序的動詞受詞關係,沒有逆序的主詞動詞關係,這就只有一個意思,如 love of nature (對大自然的愛;愛大自然)。又若左 NP 只是名詞,無動作的含意,就不可有受詞,因此只有逆序的主詞動詞關係,沒有順序的動詞受詞關係,同樣地也只有單義,如 the works of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的作品)。再者,若右 NP 不能接受左 NP 的內含動作,但卻可對左 NP 施以動作,那麼亦只能產生主詞動詞關係 (單義),如 the creations of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的創作/作品 )。

至於問題中所提到的 “the creation of man”,若按「NP2 的 NP1」的翻譯方式,則意為「人的創造」。由於名詞 creation 是動詞 create 的衍生詞 ,man 具有做 create 這個動作的能力;又按宗教的信仰,man 又有接受 create 的說法 (上帝創造人),因而這一短語兼具兩種語意結構,若無上下文的判斷,無法確定真正的意思:

to create man — (上帝) 創造人
Man creates something — 人類創造某物

不過,若右 NP 為非人或非動物,則不產生主詞動詞關係,只有動詞受詞關係,如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創造世界,即 to create the world),the loss of energy (精力的消耗,即 to lose energy 消耗精力)。或者如上述,若右 NP 不能接受左 NP 的內含動作,但卻可對左 NP 施以動作,那麼只能產生主詞動詞關係,也是只有一個意思,如 the creations of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的創作/作品 )。

「NP1 + of + NP2」結構在英文中應用得非常廣泛和普遍,但由於這種結構具有多種語意功能及語法意義,因此也是一種很難精準掌握的結構。除上述外,其他比較常見的語意及語法功能還有:

  • 同位格關係 (NP1 = NP2):the City of New York (紐約市) — New York is the city;the art of painting (繪畫藝術) — painting is the art: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失業問題) — unemployment is the problem。
  • 主屬關係 (NP1 屬於 NP2):the publishing industry of Taipei (台北的出版業);the children of the family (那家的孩子)。
  • 主屬關係 (NP1 屬於 NP2 — 某人屬於某地):the intelligentsia of Paris (巴黎的知識份子);the Chen of Kaohsiung (高雄陳)。
  • 修飾關係 (NP1 修飾 NP2):a glass of beer (一杯啤酒);two pounds of sugar (兩磅糖);three kilometers of bad road (三公里難以行駛的路);ten years of age (十歲)。
  • 修飾關係 (NP2 修飾 NP1):a box of wood (木箱);a house of stone (石屋);a girl of ten (十歲的女孩);a matter of importance (重要事件 — an important matter);a man of ability (有能力的人 — an able man)。

Q:有人說,當 cut, hit 等動詞的受詞為身體部位時,該身體部位的前面不能用代名詞所有格 (如 my, her, your),而必須用定冠詞 (the),如 He hit me in the (不是 my) eye.,He punched the woman on the (不是 her) chest.;但也有人說,He cut his chin. 是正確的,而 He cut the chin. 是錯誤的。我要問的問題有二:1. 從例句來看,身體部位前的介系詞有時用 in,有時用 on,這是否意謂不同的部位要使用不同的介系詞,如何判斷? 2. 若 He cut the chin. 不對,這不是違背前述的規則了嗎?

A:問題中所述的文法觀念,可用下面的句型來解說:

「cut, hit, pat, punch, strike 等動詞 + someone (身體部位的所有人) + in/on + the + 身體部位」。

從這個句型可以看出,cut 等動詞後面要接人當受詞,然後再接由 in 或 on 所構成的介系詞片語。所以,當句子不是以這種型態出現時,身體部位前面要使用所有格,而非定冠詞。這就是 He cut his chin. 正確,而 He cut the chin. 錯誤的原因。一般而言,這些介系詞片語通常使用定冠詞,尤其是在被動結構以及當身體部位的所有人是做為動詞的受詞而非主詞時。所以,若 He cut the chin. 改為 He cut himself on the chin. 就正確了。試比較下面兩句:

  • He cut himself on his chin. (誤) — 這句的意思應是說「他刮鬍鬚時割到了下巴」。
  • He cut himself on the chin. (正)
    = He cut his chin.

根據上述規則,再舉兩例來證明:

  • He was cut on his chin. (誤)
  • He was cut on the chin. (正)
  • He hit me on my chin. (誤)
  • He hit me on the chin. (正)

至於身體部位前面的介系詞要使用 in 還是 on 的問題,在此提供一個粗略的規則給大家做為判斷之用。一般而言,堅硬、突出的部位通常使用 on,如 on the back/head/should/nose,而柔軟、凹陷的部位則使用 in,如 in the eye/face/chest/stomach。在舉例說明之前,有一點必須指出,那就是 chest 一般都用 in the chest,而非問題中的 on the chest:

  • If you give me $50, you can kick me in the stomach. (如果你給我50元,你就可以踢我的肚子)
  • Last night a guy grabbed a bat and beat me in the face. (昨晚有個傢伙手持球棒毆打我的臉)
  • He punched the man on the nose. (他揮拳重擊那名男子的鼻樑)
  • The woman walked up to him and slapped him in the face twice. (那位婦女走上前去打了他兩記耳光)
    = The woman walked up to him and slapped his face twice.
  • You shouldn’t criticize your husband so much. Why don’t you pat him on the back occasionally? (你不該老是責備你先生,何不偶爾也誇獎他一下呢?) — 句中的 “pat someone on the back” 是個成語,意為「讚揚,誇獎」。

Prove

Prove 可當及物和不及物動詞用,前者意為「證明,證實」,如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roves his innocence. (有證據證明他無罪),後者意為「證明是,結果是」,如 My advice proved to be wrong. (我的意見證明是錯的)。它的動詞三態是 prove, proved, proved 或 proven。proved 和 proven 不僅被用作過去分詞,而且亦被用作分詞形容詞,意為「已證明的,被證明的,被證實的」,如 a proved [proven] champion (查證無誤的優勝者);a proved [proven] liar (被證實的說謊者);His guilt is proved [proven]. (他的罪行已被證實)。

Proved 是比較舊式的拼法,而 proven 是變體。中古英語 (Middle English) 的 prove 拼法還包括 preven,這一拼法在英格蘭已消失不見,但在蘇格蘭仍繼續被使用,而 proven 之所以出現,可能與 weave, woven 和 cleave, cloven 等動詞的情況雷同。proven 最初是被用在蘇格蘭的法律文件中,尤其是構成 “not proven” (罪證不足) 這個法律片語,如 The jury ruled that the charges were not proven. (陪審團裁定,這些指控罪證不足)。自20世紀以來,proven 已大舉入侵一度被 proved 所主宰的領域,所以現在這兩種型態在過去分詞用法上是處於分庭抗禮的局面。不過,一般而言,proved 用作過去分詞的情況要比 proven 來得常見,而 proven 則較常用作名詞前的定語形容詞:a proven talent (已獲證明的天才);a clinically proven remedy (經過臨床驗證的療法);proven skills (已經證明的技術)。

最後,試比較 (1) They prove her guilt. 和 (2) They prove her guilty. 之不同。由於第 (1) 句的 guilt 是名詞,第 (2) 句的 guilty 是形容詞,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第 (2) 句錯誤,其實這兩句都對,而且意思也都是「他們證明她有罪」,只是句子結構略有不同。第 (1) 句的 her 是所有格,her guilt 是 prove 的受詞,而第 (2) 句的 her 是受格,guilty 是 her 的受詞補語,因為它們中間省略了 to be,其原句為 They prove her to be guilty.。從第 (1) 和第 (2) 句可以得出 prove 兩個常用的片語:to prove someone’s innocence/guilt (證明某人清白/有罪) 和 to prove someone guilty/right/wrong, etc. (證明某人有罪/是對的/是錯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