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ris Doctor (J.D.) 並非博士學位

《報載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 22 日在議會質詢時說,在台北市府經發會網站上,連勝文學歷顯示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但他在查證後發現,連勝文根本不具備博士資格。梁文傑指出,連是該校法研所畢業,所取得的學位是 Juris Doctor (J.D.),依教育部認定,J.D. 只等同於碩士學歷,而非博士。》

鑑此,本部落格特將這篇早在 2008 年 8 月 18 日就已發表的文章提到最前面,讓大家瞭解 Juris Doctor 到底是不是博士!

『報載陳致中已在維吉尼亞大學註冊,準備唸 Juris Doctor (J.D.),蘋果日報將 J.D. 譯為「法學博士」,而中時和聯合報皆譯為「法律士」。由於筆者不是唸法律的,對美國的法律相關學制也不是很瞭解,因此特別上網查詢 Juris Doctor 到底是什麼碗糕,至少要知道他拿了我們的錢去唸書是唸什麼東西。在閱讀幾篇相關的文章後,筆者發現,蘋果的翻譯錯了,因為 J.D. 並非法學博士,因為真正的法學博士是 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 (J.S.D 或 S.J.D);蘋果可能認為陳致中已取得柏克萊加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所以接下來唸的應該是博士學位,而 Juris Doctor 中又剛好有 Doctor 這個字。至於已有碩士學位的陳致中為何還要去唸相當於法律學士學位的 J.D.,筆者就不清楚了。歡迎這方面的專家、學者或網友能提供相關知識和說明。

以下為筆者摘錄自網路的文章;另外,網友也可參考維基百科的說明和解釋。

「法律博士 (S.J.D, 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強調合乎科學的法律研究。美國大學本科 (大學部) 不設法律學位,以避免學生知識太狹隘成為法匠,美國法學院也不要求學生入學時需有法律相關的學士學位。法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皆為職業學院,有別於不論實用與否純粹探求知識的理學院、文學院等院系。

Juris Doctor (J.D.) 並非博士學位,這個名稱源於拉丁文,意為「法律教師」,doctor 也有醫師的意思。法律學士的學業完成時間通常為三年(兼職修讀一般需四年),申請者需要具備學士學歷,但申請者的學士學歷無須與法律有關,唸文學或理工學士者皆可申請 J.D. 學位課程。該學位設立的目標是為有志從事法律工作的人提供學術和職業的訓練,J.D. 是美國法律教育體系中的第一個學位,美國大約有一百萬名以上的律師,皆有 J.D. 學位,日常生活中也不會被尊稱為博士,在美國大多數州,法律學士學位是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執照的先決條件。」』

公費留學 可畢業15年再返國服務

考量全球人才布局及博士畢業生難求職,教育部今年首度放寬公費留學生返國服務規定,畢業後十五年內返國服務即可,期間可先在世界百大企業或大學任職。學者認為,台灣欠缺與國際聲望機構連結的人才,現階段布局有其價值。

教育部每年補助約一百二十名公費留學生,每人每年依地區可獲最高五萬美元 (約台幣一百六十萬元) 補助;另每年約補助三百人留學獎學金,每人每年補助一萬六千美元 (約台幣五十萬元)。這些留學生主要攻讀博士學位。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科長梁琍玲昨說,今年初行政院召開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建議全球人才布局,加上博士畢業生在台求職不易,因此放寬公費留學生及留學獎學金生返國服務規定。以往公費留學生畢業即需返國服務,服務時間等同領公費年限,改為畢業後十五年內返國即可,期間需任職世界一百大大學、企業,排名由具公信力評鑑機構認定。這是公費留學考試開辦五十五年來,首度放寬返國服務規定。

領留學獎學金者返國服務時間,為領獎學金年限折半,去年放寬為任職國外政府或大學,能折抵返國服務年限,今年新增任職世界五百大企業也可。梁琍玲說,以往每年約二、三人為留在海外發展,選擇賠償公費或獎學金。

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說,留學博士生先任職國外有聲望的學術機構,返台後可帶回知識與人脈,是值得的人才投資。台灣大學碩士生易春億說,公費生可先在海外培養工作實力,最終仍應回國貢獻。(蘋果日報/2010-08-16)

中文系拚雙語 留美念博士

元智大學推動雙語環境,在校內餐廳用英文點菜享折扣;學生海報也要標示雙語;中文系的劉宣吟更善用「英語角」等學校資源,順利留美拿到碩士,暑假直升博士,證明中文系學生英文好,出路更開闊。

元智中文系畢業的劉宣吟,剛拿到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文學所碩士,將直升該校博士班。

劉宣吟表示,升大四之前,壓根沒想過留學,英文不是很好,和其他同學一樣,補習一年打算推甄中文所。

後來她參加校內的新世紀領袖及業師計畫,當校長的導生,接觸到許多國際化的課程,視野大開,聽從校長彭宗平建議,決定走向留學之路,但她家境不富裕,想留學,能省則省。

劉宣吟說,她常到學校的「英語角」報到,和外籍老師對談,提升英語聽說能力,不花一毛錢;申請美國的大學要寫讀書計畫,她求助國際語文中心主任王潤華,主任找人幫她免費指導、批改英文作文,儘管她托福成績不是很頂尖,仍申請到亞利桑那大學的獎學金,不但免學費,每個月還有近三萬元生活費,等於不用花家裡的錢。(聯合報/2010-06-10)

Q:英文名片上學位的順序如何排列? 譬如說,我擁有 J.D. 和 M.A.。

A:一般而言,在英文名片上,學位是放在姓名的後面,而學位的排列順序是由左至右、由小至大,亦即由學士、碩士、博士依序排列。所以,您的姓名和學位可寫成:

George W. Bush, M.A., J.D.

註:M.A. 為 Master of Arts (文學碩士) 的縮寫,而 J.D. 為 Juris Doctor 的縮寫。

抄襲論文 小心被數位偵測抓包

國內碩博士論文常見「天下文章一大抄」,今後這種抄襲行為恐怕很難過關了。中山大學昨發表能在短時間內掃描論文或報告是否抄襲的「偵測比對系統」,免費供應大專院校使用。

這套「中文數位反抄襲偵測比對系統」,由數位抄襲防制中心主任陳祥開發,他表示,系統可在十分鐘內辨識出是否抄襲。昨天發表後,已有台師大、屏科大、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探詢。

「真的能夠抓出來嗎?」中山傳管所碩二生李威德說,同學對這套系統反應兩極化,有的老神在在,有的「皮皮剉」,他的論文完成後,也將接受這套系統檢驗。

「很好啊! 這樣可以給學生壓力,了解做學問是要下工夫的」,中山財管系主任徐守德認為,這套系統對學生學習有正面影響,寫報告與論文不是隨便上網剪貼了事。

「國內碩博士論文內容,前後屆、跨校際的抄襲現象比比皆是!」陳祥說,這是數位化普遍存在的現象。中山因此向國科會申請補助研究,昨天發表的是第一代系統。

陳祥表示,比對系統會將論文或報告內容,分段、分句與Google、Yahoo搜尋引擎的輸出,進行比對;如未在網路上尋獲可能抄襲的文本,系統會將論文送往自建資料庫,進行二次比對。

如有抄襲,系統會將抄襲部分用色塊標出,並列出來源。抄襲最常見,一種是一字不差拷貝,一種是稍加修飾,但未經重述改寫。如沒有透過「正確引用」或「合理使用」,就會被視為剽竊。

因應不同教師對抄襲的定義鬆緊不同,未來這套系統還可讓教師「微調自己的抄襲設定」。陳祥表示,有意使用的院校可電 (07)5252000 轉 4951洽詢。(聯合報/2009-06-23)

國立中山大學 數位抄襲防治研究中心網址:http://checker.cm.nsysu.edu.tw/

赴美讀碩士 外籍生減一成七

美國最新統計,申請來美就讀研究所的外籍生人數成長率連3年下降,今年申請讀碩士的學生更比去年銳減一成七,主因可能是在金融海嘯下,碩士學費太高,加上擔心畢業後,在美國會找不到工作。

美國研究學院委員會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CGS) 報告指出,外籍生申請就讀美國今年研究所課程的人數仍較去年增加4%,但增幅逐年減少,2006至2008年3年間的增幅分別為12%、9%和6%。

美國前3大外籍生來源國,雖然申請今年研究所秋季班的中國學生較去年增加16%,但印度、韓國的申請人數則分別減少9%及6%。

比較特別的是,中東學生今年申請到美國讀研究所的人數成長兩成,連續4年都是兩位數百分比成長。

如以學位別區分,申請讀博士的外籍生增加5%,但申請讀碩士的人數量銳減17%,或許是因為受到全球信貸緊縮影響,讀博士通常會提供獎助和津貼,比讀碩士更吸引人。

華爾街日報分析,這樣的結果凸顯全球經濟的新現實:一方面,一些國家改善自身教育系統,將學生留在國內,或吸納本來可能到美國留學的外籍生。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衰退,加上美國出現反對聘雇外國人的聲浪,意味著美國學費令一部分人難以負擔,還有一部分人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國際教育者協會 (NAFSA) 發言人奧克斯 (Ursula Oaks) 表示,英、澳和加拿大等一些國家採積極開放的教育政策,讓外籍生畢業後居留及找工作更容易,無需重新申請簽證。

相較之下,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美國政府機構都不鼓勵招聘外國員工,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影響外籍生到美國留學的意願。(聯合報/2009-04-17)

高雄12高校 徵43碩博士助理

為搶救高學歷失業,高雄女中等十二所公私立高中職近期將甄選四十三名教學助理,應試者至少應具碩士學位,一旦獲聘,工作時間可達一年,月薪約三萬四千餘元;除了公部門職缺,奇美集團旗下的奇菱科技也將徵求五十名短期派遣技術員。

此次徵求教學助理的學校有高鳳工家、道明中學、明誠中學、楠梓中學、左營高中、高雄女中、高雄高工、海青工商、三民高中、成功啟智學校、中山高中、大榮中學等十二校。

應試者需具碩士學位、失業一個月以上,具碩士學位者月薪三萬四千八百五十元、博士學位者五萬一千八百五十元。「104人力銀行」中南區營運長于玲晏說,「本月起就業市場稍有回溫跡象!」待業民眾應把握機會。

此次甄選由各校獨立作業,十二所學校本周內陸續受理報名,有意者可洽詢開缺學校。此外,高市教育局配合行政院「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劃」,本月二十五日將甄選三十六名專任運動教練,應試者需具備行政院體委會核發的教練證,一旦通過甄試,可分發至三十二所高中職、國中小工作,最長可工作一年,月薪約三萬八千九百零三元。

除公部門工作機會,奇美集團旗下的奇菱科技也徵求五十名短期派遣技術員,後天上午九時半起在高市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中區就業服務站面試,獲錄取者,最快下周三 (本月十五日) 就可上工可工作至九月三十日。

于玲晏說,近來不少公司取消無薪假,以奇美所在的台南縣市為例,104人力銀行資料庫本月就有一萬九千多筆工作機會,比二月份增加一成三,仍以業務銷售類職缺最多,佔二成四。

于玲晏建議:「民眾除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也要瞭解就業趨勢,一味投入競爭激烈職務,只會拉長求職時間,徒增求職難度。」(蘋果日報/2009-04-06)

近期求才資訊表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事求人」網址:
http://ca.cpa.gov.tw/want02/source/Want02pag.aspx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職業訓練中心」網址:
http://labor.kcg.gov.tw/taec/style/front001/bexfront.php

大學教師審查 持國外學位應修業逾160天

為提升專科以上學校教師素質,教育部四日表示,原規定持國外學位者,不論修業年限,可以著作送審認定資格,明年起碩士修業不滿160天、博士不滿320天,將不予認定。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4日表示,教育部部務會報已通過「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修正案,大專教師資格審查規定有多項變革,全案預計12月底發布實施。

學審會專門委員王明源表示,大專教師資格審定變革最大的就是將以往受人詬病的審定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持國外學位或文憑送審,碩士修業年限未達8個月、博士修業年限未達16個月,可以將其學位論文、個人著作或作品送審。

鑑於部分教師持國外學位或文憑送審教師資格時,修業天數過短,王明源說,審定辦法修正為在國外修業期間至少必須達規定年限2/3,即持國外碩士學位必須在國外修業至少160天,博士至少320天。

王明源指出,以往曾有大專教師在國外僅修業49天取得碩士學位,3個月取得博士學位,常引起討論,認為這些在國外修業時間過短的碩、博士,無法真正體會國內外教育不同之處,也不符現行「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因此予以修正。

此外,這次修法還將女性教師升等著作送審年限由現行5年放寬為7年;並放寬認定國外醫學系、牙醫學系、神學位資格等。

王明源說,這次修法變革極大,建議大專教師、預備申請大專教師資格在12月底辦法公布實施後,逕上教育部學審會網站詳閱相關規定。(中央社/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