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佳留學城市 巴黎第1台北第25

英國教育機構 QS 公司公布 2015 年全球最佳留學城市,台北市全球第 25 名,比去年進步 3 名,在亞洲則排第 5,僅次於香港、東京、首爾、新加坡。台北生活費及學費便宜,是吸引外籍生的重要因素。

據《聯合報》報導,QS 調查採用的指標,包括大學國際排名、國際學生數及多元性、城市生活品質、企業雇主評價、求學及生活成本等 5 大項。前 5 名分別為巴黎、墨爾本、倫敦、雪梨及香港。

入圍前 50 名的城市,以美國有 8 個最多,包括波士頓、舊金山、紐約、芝加哥等;其次是澳洲 6 個;亞洲則有 9 個城市入榜,台灣今年打敗北京,進步 1 名,擠進亞洲前 5 名。

報導指出,合理的物價及學費,是台北吸引外籍生留學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台北有高科技產業、快步調的城市生活景象,也有許多傳統文化元素,兼容並蓄,吸引外籍生。例如同樣要學中文,台北的生活及學習環境,就比北京、上海更自由方便,人民也更友善。

巴黎獲選為為全球最佳留學城市,QS 認為,雖然巴黎生活費高,但學費相對便宜,且各大學百年來培育出哲學、藝術、電影、科技等各領域菁英,普獲企業高度評價。全球排名第 5 的香港,學生國際化程度高,在其他大學國際評鑑的排名也很高;第 10 名的首爾,無論大學排名或國內外企業的評價,都逐年攀升。

留學政策緊縮 赴英念書變難了

我國赴英留遊學生數突破 1 萬 6 千人,比美國還多,但英國內政部最近宣布緊縮留學教育政策,包括從 4 月 6 日起緊縮留學簽證,取消畢業後可多留2年的「學成後工作簽證」(post study work visa, PSWV),大幅提高外國留學生的英語水平門檻和生活費用證明金額,同時還將嚴格限制留學生在英國的學習和打工時間。

我教育部國際文教處長林文通表示,他一周前才到英國訪問,當時包括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在內的多位教育界人士都說,留學英國的國際學生英語水準愈來愈差,且英國青年人的失業率已上升到 2 成,緊縮留學政策有跡可尋。

台灣留遊學英國的學生約 1 萬 6 千人,其中有 3 千 6 百人攻讀學位。英國前幾年比照美國,把學生畢業後的工作簽證延長為 2 年,但遭到失業者抗議,下個月即將取消。林文通說,因在英國攻讀碩士只需一年,台灣赴英留學的學生逐年增加,將儘快通知台生相關新規定;這兩年英國工作不好找,台生多畢業後即返台。

大陸教育部昨天也發布留學預警,提醒赴英國留學需注意有關簽證政策變化,準備更充足的生活費用證明,提早規畫畢業後的去留。中新社報導,這次政策調整是英國政府收緊移民政策、保護國內就業市場的措施之一,確保只有最優秀的留學生才可申請在英工作,防止非法滯留學生對中低端勞動力市場的衝擊。

大陸教育部提醒赴英留學生注意,新政策對攻讀大學 (含) 以上課程的外國留學生英語水平有更高的標準要求,外國留學生進入英國時,若無法用英語交流,有可能被拒絕入境;且大幅提高外國留學生的生活費用證明金額,赴英留學人員要瞭解在英國不同城市生活的最低生活費用標準,準備好足夠的生活費用,且出具合格的證明。

此外,新政策對留學生在英學習時間和打工時間做了嚴格的規定,赴英留學人員需合理安排好在英國的學習和打工時間,否則在簽證到期時會因為無法辦理延簽手續而被迫中途離境;新政策也取消原有的畢業生工作簽證。(聯合報 2012/03/20)

留學生英文爛 英拒入境 明年4月施行「對台生影響不大」

想到英國留學的學生要注意了,英國為解決學生簽證發放浮濫,決定嚴審學生簽證,每年減少百分之二十五、約七到八萬件學生簽證申請,赴英留學學生必須有IELTS (雅思檢定,國際認可的高等教育入學所需的英語能力證明) 5.5以上成績,學生入境英國海關時若無法以流利英文回答,會被拒絕入境;這項新規定明年四月施行。

根據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統計,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五千人前往英國留學,留學生人數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在一萬五千人中,四、五千人申請學生簽證,其餘則是到短期語言學校進修。英國駐台貿易文化辦事處 (BTCO) 代表康博偉昨指出,這項改變是避免學生簽證制度遭濫用,BTCO官員認為,台灣學生大部分英語程度都不錯,影響不大。

不過,有人留英就是想學英文,留學前不見得有好的英文能力,BTCO官員說,台灣有赴英國六個月免簽證待遇,就算新規定施行後,台灣民眾到英國上語言學校,並不需要額外申辦簽證,但若學期超過六個月,就要先出境再次入境才可。

中華民國留學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洪世英說,簽證變少將影響業者推廣台生赴英留學意願。但留學代辦業者叢蓓明說,台灣留英學生都有一定的語言能力並通過相關檢測,英國新制度對台衝擊不大。

曾任我駐英代表處文化組長、現任教育部國際文教處長林文通也說,我留學生英文普遍不錯,新規定不致影響台生赴英。

考慮到英、美留學的大學畢業生吳先生說:「英國每年減八萬名學生簽證有點多,但有競爭才有進步,不會因此降低申請英國大學意願。」計劃赴英念書的Amanda認為,英國學位確實過於浮濫,希望新政策可提高英國學位品質。(2011/03/24 蘋果日報)

學生簽證少發 留英門窄了

外國學生到英國留學的門變窄了。英國內政部長梅伊 (Theresa May) 宣布,為解決學生簽證濫發亂象,將大幅刪減學生簽證數量,平均每年少發約8萬件,約減少25%。

梅伊22日指出,學生簽證濫用情況十分嚴重,有些申請者抵達機場時不僅不會說英語,連自己要唸什麼課程都說不出來,很多人拿著學生簽證假求學真打工,政府必須處理。

內政部決定關閉假大學,禁止英文程度太差的學生到英國求學,到英國求學必須有良好的英語能力,陪同學生到英國求學的眷屬人數也將減少。

梅伊在國會向議員表示,新規定實施後,每年核發的學生簽證將減少7萬到8萬件,約減少25%;學生眷屬簽證則將減少2萬件。

她指出,新的學生簽證規定將保護英國的世界級大學,吸收最好的外國學生到英國,禁止假學生入境,杜絕不當使用學生簽證的亂象。

另一方面,在多所大學力爭下,內政部同意讓非歐盟地區,主要針對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學生,畢業後可以留在英國工作,但規定他們的年薪必須至少2萬英鎊才可繼續留下。

工黨議員警告,外國學生到英國進修的教育市場價值每年高達50億英鎊,聯合政府緊縮學生簽證只是要達到減少移民的政治承諾,而非真正要改善簽證制度。(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