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 -y

在非正式的上下文中或講話時,我們可以在一些字的後面加上 -ish 和 -y 這兩個字尾來故意「含糊其辭」,表示「大約,大概」的意思。-ish 通常加在數字、時間或數量的後面,例如:

  • A: How old do you think our manager is? (A:你認為我們經理幾歲?)
    B: Fortyish. Possibly younger. (B:四十歲左右。可能更年輕)
  • I’ll call you at sevenish and then we can discuss that matter. (我會在大概七點左右打電話給你,到時候我們可以討論那件事)

-ish 可以加到形容詞、副詞和介系詞後面。例如:

  • A: Is he tall, Amy’s new boyfriend? (A:他,艾美的新男友,個子高不高?)
    B: Well, tallish. (B:嗯,還算高)
  • A: Is it far from the shopping mall? (A:它離購物商場遠不遠?)
    B: No, but it’s near the MRT station, well, nearish to the MRT station. (B:不遠,但靠近捷運站,嗯,蠻靠近捷運站的)

必須注意的是,-ish 和 -y 通常不能互換。-ish 比 -y 來得常用,-y 大多跟顏色連用,但 black 和 white 除外,亦即不可將 -y 加到 black 或 white 的後面。例如:

  • What color tie do you think goes with this shirt? The blue one? Or should it be the greeny one? (你認為什麼顏色的領帶跟這件襯衫搭配呢?藍色的這條嗎?還是應該是略帶綠色的這一條呢?)

Scolionophobia and Phobophobia

Phobia 這個名詞意為「恐懼症;懼怕」,但它也是個字尾或後綴 (suffix),即 -phobia。英文中由 -phobia 所構成的複合名詞不在少數,千奇百怪,其中有兩個字頗有意思,那就是 Scolionophobia (學校恐懼症,亦即看到學校就會害怕的恐懼症) 和 Phobophobia (恐恐懼症,亦即害怕得了恐懼症的恐懼症)。

-able, -ible

這兩個形容詞字尾 (suffixes) 均意為「能 … 的,可 … 的;具有 … 性質的」,但兩者卻有極大的差異。最重大的差異是,-able 是個活字尾,意謂我們不用連字號就可以在幾乎任何動詞的後面加上 able,但 -ible 不會被用來創造新字,它主要存在於幾百年或上千年傳承下來的舊字中。

倘若不理會拼字檢查的「打臉」,那麼我們可以興之所至隨時創造出如 sanctionable, overthrowable, redoable 等新字而不用連字號。在創造 -able 新字時,我們處理動詞的方式與創造 -ing 新字的方式如出一轍。譬如說,我們將 move 的 e 去掉後加上 ing 來創造出 moving (動人的,感人的;活動的,移動中的) 這個字;所以,若要創造 move 的 -able 形容詞,我們也是將 move 的 e 去掉後加上 able,而創造出 movable (可動的,可移動的)。
閱讀全文

-ness, -ty

由於英文中有許多形容詞同時擁有以 -ty (包括若干以 -ety 和 -ity 為字尾的抽象名詞) 和 -ness 為字尾的名詞,有人或許想知道這兩種名詞之間有何不同,所代表的意義為何,以及該如何使用。本文將就此作一說明。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由 -ness 和 -ty 字尾所構成的名詞,都是衍生自形容詞。英文的任何形容詞都可加上 -ness 來變成名詞,但這種型態的名詞目前仍有在使用的數量,比起衍生自拉丁文形容詞而以 -ty、-ety 或 -ity 為字尾的名詞要少了許多。因此,除了特殊用途,如在英文論文中的應用,我們可能從 one, loyal 和 various 等形容詞創造出 oneness, loyalness 和 variousness 等名詞外,一般大多使用 unity, loyalty 和 variety 等。

在現行以 -ty 為字尾的名詞中,絕大多數在所有應用中都比相對應的 -ness 名詞來得常見。這些 -ty 字俯拾即是,如 ability, honesty, notoriety, prosperity, sanity, stupidity,因此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實際上也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一定要使用 ableness, honestness, notoriousness 等名詞來代替之。再者,目前比 -ty 字來得常用的 -ness 字相當罕見 — 現在能想到的只有 acuteness 和 conspicuousness 分別比 acuity 和 conspicuity 來得常用。

總體而言,-ty 字大多比相對應的 -ness 字來得常用,除非它們的意思和用法已經完全不同或有部分不同。意思完全不同者包括 ingenuity (創意,發明才能;足智多謀,心靈手巧) 和 ingenuousness (天真;坦率)、casualty (死者;傷者;傷亡人員) 和 casualness (隨便) 以及 sensibility (感覺力,感受力,鑑賞力) 和 sensibleness (合理;明智)。部分不同者則是肇因於 -ty 字比較常用而發展出具體的意思,因此許多 -ty 字現在除了能表示原有之抽象意思外,也能表示具體的意思,而大多數的 -ness 字因為少用並未發展出具體的意思,一直只有抽象的意思。換言之,這兩種名詞都具有各該形容詞所表示之性質或特性的抽象意思,但許多 -ty 字現在除了當抽象名詞外,亦可當具體名詞,而大多數的 -ness 字則僅能用作抽象名詞。

文藻鬥字賽 國際事務系雙冠

文藻外語學院體育館一樓昨天搖身變成博弈競賽會場,百餘名文藻學生參加英語博弈大賽,爭奪字彙王,最後由國際事務系勇奪雙料冠軍。

這場「英語鬥智—鬥字字彙大賽」,使用文藻自行研發的「單字撲克牌」、「字彙五子棋」及「字彙象棋」等博弈英語拼字教具競賽,參賽者需限時,以英文「字首」、「字根」與「字尾」組成單字,積分最高者即可奪獎。

現場16桌擺上紙牌、五子棋及象棋,來自全校12個學系,百餘名同學共組成20隊參加。英文系4年級生李彥勳說,英語遊戲要會英文單字還得懂遊戲方法,才有辦法拿到分數。例如簡單的英文單字 air (空氣),跟 head (頭),變成複合字 airhead,卻意為「傻瓜」;lady (淑女) 及 bug (蟲),變成 ladybug,則解釋為「瓢蟲」,玩遊戲還可學單字、訓練思考能力。

研發這套教具的文藻副校長陳美華說,使用這套教具訓練20小時後,可記憶600個英文單字,且不易忘記。這套教具是從紙牌遊戲發想,設計出「單字撲克牌」,再以複合名詞及字根首尾為設計,在每張撲克牌內均標示不同名詞的中文、英文及圖片,方便玩者分辨,玩者須將手中持有的牌配對成為一個複合字。正申請專利,尚未量產。(聯合報/200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