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國小總盼不到合格的英語教師,教育部搶救失業計畫中欲增聘的專業教師,會帶來偏鄉的「春燕」嗎? 教育部上個月提出增置專業教師方案,將在偏遠地區新增三千四百位共聘、巡迴教師,最缺的英文教師可能占數百名額。
國內偏遠國中有二○九校,偏遠國小七三九校,這些中小學因規模小、班級數少,教師員額也較少,很缺英文、藝術與人文領域專業教師。巡迴教師是請輔導團老師到各校辦「英語營」等活動;共聘則是數校合聘一專業教師。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指出,原計畫在偏遠國中增加共聘老師,國小則設巡迴教師,但馬祖等離島地區反映,因國小英語師資不足,想數校共聘英語專業教師,教育部將視地方政府開出的缺額給予補助。
苗栗縣教育處長彭富源表示,偏遠地區兩種師資英語、音樂兩科師資不理想,他希望在西湖鄉的五所偏遠小學建立校群合作,合聘專業師資。
由於此項就業計畫的有碩士學位可月領四萬四千多元,大學畢業也有三萬八千多元,許多領有教師證的流浪教師都有強烈意願參加。
教育部四月會在網站上公告大專畢業生短期就業平台,各地在五、六月間考試,八、九月即可「上工」。
老師「發音不標準」 光碟可輔助教學
偏鄉缺乏科班出身的英語教師,甚至把Zoo (動物園) 念成了 loo,學生又怎能學會正確英語發音? 台師大英語系教授張武昌建議教育部製作英語教學光碟,發給小學老師,配合教學的單元播給小學生聽,以補現行師資不足。
「這不是叫老師上課放光碟就好了,而是針對某些發音、會話單元製作,來輔助真人教學。」張武昌說。
張武昌表示,即使是英語系畢業的合格英語師資,發音也不見得標準;還有一些縣市自行培訓的國小英語師資,水準也不夠整齊。教育部目前認可的合格英語教師,包括大學或研究所為英語本科系畢業、縣市自行培訓、參加過國小英語教師培訓及認證、及符合CEF架構B2等級 (約等於全民英檢中高級) 等四類。
教育部國教司長吳林輝認為,學者製作光碟的建議很好。他說,事實上,教育部已委託國立教育資料館製作五個單元的國小英語教學光碟,包括廿六個字母的發言、直述句型等,「品質相當不錯,只是製作的速度比較慢。」今後將加快製作速度。
在偏鄉教小學生英語的孫怡芳老師表示,沒有看過教育部的英語教學光碟,但學校都有電視及播放設備,有光碟就可放給小朋友看;且校內也用視訊設備找大學生來做遠距教學,利用資訊及數位設備,確可縮小城鄉差距。(聯合報/200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