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教育處長張明文今天在「英語村之經營與未來發展研討會」表示,桃園縣3座英語村自96年經營,由縣府結合企業資助軟硬體,已有5萬多名學童不用出國,圓了遊學夢。
國語日報與桃園縣政府教育處上午在台北國語日報社舉辦「英語村之經營與未來發展研討會」,邀請全國50 多位國中小校長及教師,探討國際英語村經營與教學等議題。
桃園縣政府在民國96年率先成立3座國際英語村,徵聘外籍教師授課,並規劃外國情境教室及課程,提供各國小利用戶外教學及寒暑假時間,申請舉辦學生英語村遊學,發揮多元英語教學功能;各縣市最近相繼陸續籌設「英語村」,推動全美語的情境遊學教學。
張明文在會中表示,文昌、中壢及快樂等3座國際英語村,共聘請24位合格外籍教師授課,成立37間包括有健檢中心、購物中心、商店及飯店等情境教室,打造全英語教學情境,透過實境操作及深入淺出的教材,進行全英語遊學教學。
張明文表示,設置國際英文村的經費龐大,年度人事費用即高達新台幣2400萬元,由縣政府補助;其他硬體設備則由企業長期資助,並全額補助低收入戶及偏遠學校學生。
這場研討會由推動及經營英語教育專家學者主講相關議題,包括張明文「桃園縣三座英語村的營業狀況與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英語系主任陳錦芬「如何建置一個高效能低成本的英語村」、屏東縣南榮國中校長陳純適「英語村之運作與前瞻」等。(中央社/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