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訂出「國小英語教育改善方案」,3年內要降低代課教師比率;並在國一新生報到時檢測英語能力,能力不足的學生要在暑假參加補救教學。
台灣從國小推動英語教育已有8年時間,並從94年將英語課向下延伸至小三,但每周1至2小時的英語課能發揮多少功效? 雙峰現象如何克服? 是教育部檢討重點,計畫將降低英語師每周授課節課,並將補救教學納入正式授課節數。
不少國小擔心少子化後、會發生教師超額問題,因此,英語教師出缺時,經常不補正式缺,而用代課老師,如嘉義市的嘉北國小除了一位兼代行政職的正式教師外,3至6年級的4位英語老師全都是代課老師,每年還得重新考代課,無法全力放在教學。
教育部國教司指出,未來將把代理教師的比率逐步降低到10%以下,並要求英語師資不足的縣市開出中程改進計畫,開正式缺、聘足合格英語教師。在偏遠、小型學校師資不足部分,則以設置專長教師、巡迴教師方式改善。
擔心現有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足,教育部也將加速推動國小教師證加註英語專長,英語教師未來必須達到CEF架構的B2等級,相當於英檢中高級水準。
教育部指出,未來還將鼓勵縣市成立「英語教學支援中心」,結合區內的大學英語教授,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後盾。
改善計畫還要加強營造「雙語」環境,如晨間或課間播放英語節目,鼓勵學生收聽英語廣播;教育部也要研發國小的英語補救教學教材,英語評量也要減少紙筆測驗。(聯合報/2009-06-10)
國小英語已經沒有紙筆測驗了(至少就官定的做法而言)
不信
去賣參考書講義的書店
保證各科到齊
獨缺英語(指國小)
到了國一26個字母一口氣還寫不全的學生
每一班都有幾個是常態
資優班除外
在國一新生報到時檢測英語能力,能力不足的學生要在暑假參加補救教學。
你想搞死國中老師是嗎??
怎不小五升小六時先考考26個字母
趁小六最後一年補起來
想檢測又減少紙筆
矛盾
天方夜譚
邏輯不清楚
就放膽給它紙筆測了啦
玩到國中來
國小沒補習的小孩就是
死路一條
拜託教育部的工友把冷氣調小一點
那些官頭殼有被冷氣吹壞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