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全民英檢因輿論壓力禁止小學生考試,但因不少縣市從小一開始教英語,有家長希望讓小學生考英檢,檢驗學習成果。語言訓練測驗中心近期將討論是否解禁,但強調會廣徵各方意見再決定;若真的要開放,也傾向只讓高年級小學生考。
教育部委託語測中心研發全民英檢在民國九十年開辦。早期全民英檢未限制報考年齡,導致很多小學生瘋英檢,集體補習、報考,單次初級英檢曾湧入上萬名小學生應考,引發社會議論後,語測中心九十五年起禁止小學生考英檢。
不過,當年禁止小學生考英檢時,英語教育還未向下延伸到國小三年級,官方仍規定小五才教英語。但近年來,不少地區已從小一或小二開始學英語,教育部最近公布的中小學教育白皮書,也研議將英語教育從小三延伸到小一。
語測中心組長劉玉霞指出,由於時空轉變,這幾年來,一直有家長希望小學生考英檢能解禁。今年全民英檢初級測驗,十月加考一場,之前就有家長反映,孩子才要讀國中,還沒有學生證,希望能讓他們考英檢,語測中心特別通融,國小應屆畢業生檢附畢業證書影本就可報考。
語測中心考試委員會近期將開會,把小學生英檢是否解禁,納入討論。若真要開放,可能限高年級小學生考較合適,心智較成熟,也較能抗壓。
小學生英檢 老師憂心:教學恐被「綁架」
英語學者及國小老師憂心,讓小學生考英檢不但可能助長補習、增加學生壓力,更可能加劇貧富、城鄉差距,應審慎評估。
桃園振聲高中校長張湘君說,全民英檢最簡單的初級測驗,考的是國中程度,題目的閱讀量、文法、句型都比國小課程深,若沒去補習,只是國小每周上一兩節課,多數小學生無法通過檢定;開放他們考英檢,等於讓補習找到合理化藉口。
張湘君更擔心的是,考英檢要有技術,需要大量練習作題庫,到時學校可能被英檢「綁架」,被逼得要教孩子怎麼考英檢,恐扼殺學習興趣。
「小學生既不用擔心升學,也沒就業壓力,急著考一張英檢證明,往往只是家長想炫耀,證明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罷了。」台北市民權國小英語老師陳伶芳坦言。
她說,想檢驗英語有沒有學好,可透過段考、比賽、活動等方式,不必然要考英檢,但一旦開放小學生考英檢,家長就可能給老師壓力,要求教學迎合英檢;學校也會拿英檢通過率當招生宣傳,讓早學英語的學生,自覺高人一等,不能不深思。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則認為,北市小一就開始教英語,有的家長不想輸在起跑點,但有考就有比較,小學生就會被逼提前準備,語測中心要慎重評估。(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