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句 (cleft sentences)

Cleft 意為 divided。在分裂句中,一項資訊被分成兩個子句來敘述,這也就是它們被稱為分裂句的原因。我們使用分裂句 (尤其是在說話時) 來使聽者已經知道的事情 (舊資訊) 和不知道的事情 (新資訊) 產生關連,藉此來強調聽者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新的資訊。英文的分裂句可分為 It-分裂句和 Wh-分裂句。

It-分裂句 (句型為 It is/was … that …)

It-分裂句是最常見的分裂句。要強調的新資訊是位在 it is/was 的後面,而舊資訊則位在 that 子句中,使 it 子句和 that 子句產生關連。在非正式情況中,當 that 為該子句之動詞的受詞時,that 通常省略。例如:

  • Cindy: Did you find your handbag, Monica? (辛蒂:莫尼卡,妳找到妳的包包了嗎?)
    Monica: It was my purse that I’d lost. I found it under the sofa. (莫尼卡:我遺失的是錢包。我在沙發下面找到了)
    - 這裡強調的新資訊是「我的錢包 (不是我的包包)」。已經知道的舊資訊是:「我遺失某樣東西」。
  • John: Professor Chen’s Spanish lesson is very interesting, isn’t it? (約翰:陳教授的西班牙文課很有趣,不是嗎?)
    Mary: It is English that Professor Chen teaches us. (瑪麗:陳教授教我們的課程是英文)。
    - 這裡強調的新資訊是「英文課 (不是西班牙文課)」。已經知道的舊資訊是:「我有上陳教授的語文課」。
  • Is it November t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 (你要結婚的月份是十一月嗎?)
    - 這裡強調的新資訊是「十一月這個月份嗎?」。已經知道的舊資訊是:「你將要結婚」。


在 It-分裂句中,若被強調的元素是人,那麼我們可以用 who 來代替 that,但這僅限於被強調的元素是人,其他情況只能用 that,不能用其他關係代名詞。同樣地,在非正式情況中,當 who 為該子句之動詞的受詞時,who 通常省略。例如:

  • It was Jack who/that cleaned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昨天打掃教室的人就是傑克)
  • It was my wife who/that you talked to in the hospital yesterday. (昨天在醫院跟你交談的人就是我太太)
    或 It was my wife you talked to in the hospital yesterday.

若被強調的元素為複數,那麼 that 或 who 子句須用複數動詞,而 it 後面的 BE 動詞仍維持單數的 is 或 was。例如:

  • It’s the young people who/that have suffered severe job losses in the region. (該地區遭遇嚴重失業問題的人就是年輕人)

It 子句可以使用否定結構。例如:

  • It isn’t Allen wh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at matter. (在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不是艾倫)

Wh-分裂句 (句型為 What + S + V + is …)

Wh-分裂句最常使用 what 來引導,但我們亦可使用 why、where、how 等 wh-字。Wh-子句中的資訊是已經知道的舊資訊,而 is 後面的資訊則是要強調的新資訊。例如:

  • A: I don’t know what Henry needs now. (A:我不知道約翰現在需要什麼)
    B: What he needs most now is a wife. (B:他現在最需要的是太太)
    - 這裡已經知道的舊資訊是:我們正在談論約翰現在需要什麼,而強調的新資訊是他需要太太。
  • A: My motorbike won’t start. (A:我的機車發不動)
    B: What you need to do is get a new battery for it. (B:你需要做的是給它換個新的電瓶)
    - 這裡已經知道的舊資訊是:你需要做某事來修復機車,而強調的新資訊是你要換個新電瓶。
  • Where you can find a lot of English learning materials is a quality website addressed blog.cybertranslator.idv.tw. (你能找到許多英文學習資料的地方,是個網址為 blog.cybertranslator.idv.tw 的優質網站)
將本文加入書籤.

4 Comments

  1. We are laggard on that deterrent front and we face a concrete problem in Europe given the tergiversation of Helmut Kohl in the modernizing of the remaining nuclear missiles in West Germany.

    “I’m a coal miner, been a coal miner all my life. My son, I didn’t want him to be a coal miner. The coal is in my blood, but I want what’s best for my kids,” Smith says.

    請問版主這兩段話中, 各有一個分詞, given 和 been, 我解釋不出文法之義。
    (which is given ) 由 given 取代, which 指著 problem, problem 被給了科爾先生一個推諉…。我的解釋這有些牽強。
    再:
    那如果直接看成 形容詞, (即便是 V-ing之分詞主動意思, 視為形容詞, 而非動名詞) , 兩者是不是都是先由關代形容詞子句帶出,而後才以 單單分詞表示的。 但是, 我們不能直接說 given ( giving) 是動名詞當形容詞, 既然是形容詞, 在其前或其後應有名詞; 或曰前或後位修飾。在這裏的 given, 應是 關代形容詞子句簡化為分詞而以, 可是它又形容誰呢?
    下一段的 been , 恰是為分詞而據有連接詞功能, 但它的怎麼演變而來的?

    煩請撥冗我的拉雜疑難。謝謝。

    Jimmy 敬上

  2. 版主您好:

    我想請問一下,強調句型中的that會是關係代名詞中的那個that嗎?關係代名詞是有缺項,所以在強調主詞或受詞的時候感覺是,但如果強調時間副詞時,感覺就不太像是。

    謝謝您~
    敬祝健康平安

    Chin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