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6億 閒置教室設英語村

經建會昨天通過研考會所提的「提升國人英語能力建設計畫」,預定三年內投資六億元,鼓勵地方政府與民間合作,利用閒置學校教室,成立「英語學習村」。

研考會主委江宜樺昨天表示,提升英語能力是馬英九總統的競選政見,包括設置英語村、英語區,及結合學校與商家形成的「英語街」,都來自研考會的「提升國人英語力」三年計畫草案。

研考會參考韓國推動的「英語村計畫」,明年起分三年、每年編二億元預算,鼓勵地方縣市政府和民間機構合作。

研考會地方發展處長吳松林指出,「英語村」計畫利用各地閒置教室,建置機場出入境等各種英語情境,聘請相關師資,初步提供學生體驗,也鼓勵大眾進入校園體驗,參加者將可獲得體驗證書。

他表示,「英語村」歡迎各地有閒置教室的學校申請,也歡迎民間加入,「英語村」的建設經費由研考會、教育部編列,各部會正研擬相關申請辦法。

陽朔洋人街 遊樂兼學習

研考會計畫在台灣設置英語村或英語區。大陸桂林的陽朔就是成功的英語村,外國人在陽朔可以通行無阻。陽朔推廣英語成功,許多大陸年輕學生寒暑假專程到陽朔學習。

陽朔是旅遊地區,想學習英語,到西街最快,西街又稱洋人街,老外很多,是交流和練習口語的天然場所,陽朔的學校也都請外國人任教。

陽朔有許多英語學校,號稱有來自英、美、加拿大等有教師資格證者長期任教,他們用輕鬆、活潑的教學方法,以實用的句子和標準的發音,讓學生能快速學會流利的英語。

這些英語學校常年開設綜合英語口語特訓班、還有商務英語班和英語翻譯專業大、中專班。每年的寒、暑假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參加冬令營、夏令營,是各個學校最忙的季節。

平時各校也舉辦豐富的課外活動,如:周末英語晚會、燒烤、野營、徒步遊灕江、漂流、英語辯論賽、騎自行車鄉村遊等,每個學生都有大量的機會與外國人一對一、面對面地交流,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樂趣。(聯合報/2009-04-21)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