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整修中,我們採真人實況廣播」新竹縣新豐精華國中整修校舍,教室播放設備停用,校方安排英語老師黃寶隆和替代役男陳春佑英文拿麥風對談,實況播放「大家說英語」,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精華國中在新豐郊區,160 名學生,各年級 2 班學生,97% 的學生家長從事農、漁、勞工,教育相關支援與都市比較相對不足,校長童鳳嬌帶著教師、學生努力,創造學習環境。
精華國中努力獲今年教育部評選「整合空間資源,發展特色」特優學校,在全國參與評鑑的 389 校中脫穎而出,也是國中唯一上榜的學校。
童鳳嬌表示,她考量偏鄉孩子要多接觸外語,由學校提供「大家說英語」閱讀,原本以光碟提供各教室播放,今年因校舍整修,無法播放,學校立即請黃寶隆和替代役陳春佑「開講」,陳春佑的父親是駐外人員,他幼時曾在南美上學,大學在美國柏克萊就讀。
黃、陳2人透過學校廣播,對談教材內容,童鳳嬌表示,學生聽播放光碟,感覺上仍是「學習」,如今聽 2人對談,且是熟人對談,猶如聽「朋友聊天」,且遇問題也能馬上找到人詢問,學習效果大幅提升。
「類似克服困難,只是一例」縣府教育處表示,精華國中利用燒陶、貼陶版,逐年完成學校山景和海景壁飾,利用學校空地種菜、廚餘當有機肥,種出的菜販售籌款,協助弱勢學生,年終還提供師生「火鍋菜」溫馨感人。
精華國中製做學習網站,結合校園特色、福龍宮寺廟,讓學生熟悉鄉土和周遭環境,並結合龍福、南和、陸豐、新光等 4 所國小,編撰「山海連線 100」,學生透過採訪和耆老訪談,提供風景、古厝、校園、藝文場所介紹,也設計學習單,提供學習。
「環境是最好的教育」童鳳嬌說,校園環境乾淨,學生自然會珍惜、愛校,她也設置中、英對照短句、校景介紹,融入學習,引導學生擔任解說員「小校也能走出大格局」。(聯合報 20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