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母縮略 根本不是新玩意

【前言】

有人說,簡訊族是一群蹂躪摧毀語言的野蠻人,也有人主張簡訊是讓語言逐步演化的交流方式;有人認為簡訊是文盲用的文體,為了掩飾閱讀困難症、拼字爛和懶得用大腦等毛病,也有人斷定,簡訊不但不會妨礙讀寫能力,還能提升讀寫水平。我們好像有麻煩了。有哪種語言學的現象,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下子激起眾人這麼大的好奇、懷疑、恐懼、困惑、反感、迷戀、興奮,和熱情?

首字母縮略

簡訊第二項最顯著的特色,大概就是把字簡化到只用第一個字母 — 也就是所謂的「首字母縮略」(initialism)。首字母縮寫在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BBC (英國廣播公司) 等專有名詞很常見。我們通常都稱之為「字首縮寫」(acronym,不過,有些人認為這是專指可以讀成一個單字的字,比如說 NATO;至於 BBC 這類必須將各個字母單獨念出的,則稱為「拼音文字」〔alphabetism〕)。不過發簡訊 (一如其他透過電腦的傳播方式,例如網路即時通訊) 時,通常是把日常生活用語簡化為起首字母,而非專有名詞。以下對照表中,我是以大寫字體說明,但其實大小寫都通用。

首字母的用法包括:

代表單一字彙:

N no (不)
G grin (笑)
Q queue (排隊)
W with (和)
Y yes (是)

代表複合字彙:

GF girlfriend (女友)
DL download (下載)
W/E weekend (週末)

代表片語:

CWOT complete waste of time (完全是浪費時間)
FTF face to face (面對面)
NP no problem (沒問題)
AML all my love (全心全意愛你)

代表省略句或完整句子:

JK Just kidding (開玩笑啦)
DK Don’t know (不知道)
CMB Call me back (回我電話)
SWDYT So what do you think? (那你覺得怎樣?)
MMYT Mail me your thoughts (寫信告訴我你的看法)

代表爭論勸說句:

OMG Oh my God! (我的天啊!)
AB Ah bless! (唉我的天!)
YYSSW Yeah, yeah, sure, sure, whatever! (是啊是啊,當然當然,管他的!)

對於手機簡訊中使用首字母縮略,一般大眾的態度就跟對語標符號、表情符號一樣,往往高估其使用範圍和頻率。其實,被一而再、再而三拿來用的,只有LOL (laughing out loud,大笑;或 lots of love,很愛很愛) 等少數幾種而已。絕大多數的用意都是要炫耀打簡訊的人是這個遊戲的箇中高手,就跟第二章提到的ROTFL (笑到滿地打滾) 那一系列句子一樣。

首字母縮略的例子,也跟語標符號一樣,也許例子是新的,但過程一點也不新。幾百年來,人類就不斷在把常用詞縮減為第一個字母。拉丁文 pm (post meridiem,過中午),於1666年首度記載於英文文獻中;NB (拉丁文nota bene,注意) 則於1673年亮相。IOU (I owe you,借據) 從1618年開始使用。到了19世紀,出現了RIP (rest in peace,安息吧),ND (no date,日期不詳)。20世紀初期,我們又有了 AWOL (absent without leave,擅離職守),NBG (no bloody good,鳥透了) 和 SWALK (sealed with a loving kiss,以吻封箋)。到了20世紀中葉,冒出來的新字包括 ETA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預計抵達時間),SNAFU (situation normal, all fouled/fucked up,天翻地覆),AKA (also known as,亦稱),還有名噪一時的 BBC 廣播喜劇《又是那個人》(It’s That Man Again,一般都直接稱 ITMA) 中,倫敦東區的清潔婦茉普太太 (Mrs Mopp) 老愛掛在嘴邊的 TTFN (ta-ta for now,回頭見)。小時候到我家的人都超愛講這個字。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FYI (for your information,供你參考),ASAP (as soon as possible,盡快),MD (doctor of medicine,醫學博士;或 managing director,總裁),NA (not applicable,不適用)…在某些特定領域中,首字母縮略也會派上用場,諸如 VGC (very good condition,用於文物鑑定,指「品相非常良好」),LBW (leg before wicket,板球用語,意指腿碰球犯規出局),ERA (earned run average,棒球術語,指投手的自責分率),C/O (care of,郵務用語,指由某人轉交),H&C (hot and cold,膳宿用詞,指冷熱水),APR (annual percentage rate,經濟學用語,指年利率),還有NNE (north-north-east,地理用語,指北北東)。有的首字母縮略因為眾所周知,大家反倒忘了原來的詞 (如 CD、DVD、AIDS),可能也講不出這些字母原本是代表哪些字,像laser (雷射) 就是一例 (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通過受激輻射線的放射達到光的放大)。

這些用法早已根深柢固,因而變成了語言遊戲的題材。傳說英國作家渥夫 (Evelyn Waugh) 的經紀人曾安排他上廣播節目,但通告費非常微薄。渥夫回覆道:

BBC. LSD. NBG. EW.
BBC。給的錢。鳥透了。渥夫上。
(致各位新新人類讀者,LSD = pounds, shillings, pence〔英鎊、先令、便士〕)

有個遊戲叫做 t’ing in i,玩家都要講每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才能贏其他人 — 例如 She’s a v p g (very pretty girl,她是個大美女),I’ve put the m in the f (meat in the fridge,我把肉放進冰箱)。有時候首字母縮略會拿來唬人。我就聽說有家長跟狗主人會使用首字母幫忙,免得小孩或狗聽出「該上床睡覺」或「出去散步」等敏感字眼。編撰字典的英國語文學家帕特里奇 (Eric Partridge) 就發現,黑幫常用的切口中,就包括許多首字母縮略語。

以首字母縮略法發簡訊不是新鮮事,畢竟大家說寫這些縮寫的時間都夠久了。如果以上的例子還不足以說服你,那不妨從你身上來談吧。你的身分不重要 (e.g. HRH or QC, MC or PA, VIP or OAP, IT specialist with a VG IQ,例如,王公貴族或王室法律顧問、美國眾議員或檢察官、重要人物或退休人員、智商高人一等的資訊科技專家),你在做什麼也不重要 (sitting in your PJs drinking OJ or a G&T, in a car bought on HP doing 70 mph,穿著睡衣褲,邊喝著柳橙汁或琴酒加通寧水,坐在分期付款買來的車裡,時速飆到70哩),如果你看到簡訊族打 LOL 或 CMB,也不必高喊 SOS。

附註:這些沿用多年的首字母縮略語,也都被簡訊族採用。

(本文轉載自約翰.伯格新書《夠了》,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