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鮮師」梁欣榮 教英文秀中文詩

台大外文系主任梁欣榮最令學生難忘的是,他會在新聞英語、美國文學史等課堂裡,秀出自己寫的中文詩以及印章雕刻。讓學生上英文課還兼加強中文,一舉兩得。

梁欣榮17歲就從香港來台灣,就讀台大外文系。由於學生時代醉心於文學,台大外文研究所畢業後,赴美留學,取得德州農工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後,回母校教書。

他說,他當學生時就像個書呆子,成天窩在圖書館讀書。他表示,「這是現代年輕人最不該做的事,讀書要能活用,不能死讀書」。

他認為,學好英文不能只是會背、會考試,更重要的是,要對文字有感覺,每一個字打進腦海都要能反彈出一個意象;如果對自己的母語都沒有這種敏感度,學習外語就更達不到這種境界。

梁欣榮說,現在的學生中文程度太差,學習外文不能忘本。有時他會在課堂上展示他雕刻的印章,要學生看看中文字之美,各種字體的變化。他也曾教新聞英語時,用投影片秀出他對近日國內時事有感所作的中文詩,與學生討論。他說,在學習英文與國外文化時,不能忘了自己的文化。

上外國文學史時,梁欣榮喜歡以學生熟悉的中華文化做比喻,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時空遙遠的西方。例如談到英國宮廷文學的華而不實,他馬上援引清代對仗工整的八股文為例,甚至當場在黑板上背出兩首八股文,要學生親眼瞧瞧,什麼叫做對仗對得巧妙,卻沒有靈魂。

梁欣榮說,教育一定要是自由的,他在課堂上分享他的中文詩與刻印,目的是當個火車頭,希望學生也能找到自己的嗜好深耕,輔以好的英文能力,將自身文化發揚到國際上。

關於格律工整的中文詩跟刻印章,梁欣榮說,這是他的興趣,但是年輕人不太做的事。因此,他在「英文課」上秀給學生看,也是一種文化傳承。他半開玩笑說,如果能讓學生因此覺得特別,而很容易回想起上課的內容,那也是不錯的附加價值。(聯合報/2008-10-12)

將本文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