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多益考試的 ETS 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統計,近 3 年來高中生多益平均成績愈來愈好,大學生卻愈來愈差,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分析,高中生為準備考試,3 年都在讀英文,但多數大學生只有大一才接觸英文,多益成績自然不如高中生。
ETS 統計,大學生近 3 年的多益平均成績由 515 分降到 504 分,但高中生卻從 573 分上升到 582 分,以去年為例,大學生平均成績還落後高中生 582 分。
「只是取樣數的不同,不代表高中生英文程度比大學生好。」ETS 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指出,很多前段大學的商管學院,個人申請要求學生提供多益等英檢成績,很多程度好的高中生來考多益,分數自然高。反觀大學雖有英語畢業門檻,但前段大學和科大要求不一,整體平均分數就被拉低。
但他也指出,隨著國際化、全球化趨勢,越來越多大學重視英文能力,逐漸將英文必修課由 1 年延長到 2 到 3 年。
陳超明也認為,大學生要提升英文能力,大學 4 年至少有 3 年接觸英文才行,他指出,很多學校為幫助學生通過英文畢業門檻,在大三、大四開多益加強班、多益衝刺班,「其實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他建議學校,應鼓勵大學生當國際交換生、修全英文授課的課程、利用社團練英文,更能提升英文能力。
她讀私校高職部 多益950分
三年前國中基測考 308 分的連家誼,只能就讀私立高中的高職部,但她高職三年靠著提升英語力找到信心,今年參加統測英文考 98 分、多益 950 分,已推甄上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她更訂下四年後到國外留學的目標。
連家誼的基測只有英文考得好,因為對語文有興趣,她選擇就讀新民高中應用外語科,練了三年英語,多益考 950 分高分,已達大學外文系的畢業門檻。連家誼說,她靠著看電影和英語雜誌提升聽力和閱讀力,尤其看電影學英文的載具很重要,她通常在電腦網路上看電影,而且會戴上耳機看,因為這樣更專注、對白也聽得更清楚,遇到不懂的單字和詞句,會立刻查字典;聽到精彩的對白也按暫停,跟著練習口說或記下來。
至於英語閱讀能力,連家誼坦言自己沒耐心看厚厚的英文原文小說,她選擇看英語雜誌,挑選感興趣的主題閱讀。她強調,一定要挑有興趣的,否則很容易半途而廢。(聯合報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