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大搶生 政大英文所「免學費」

為爭取優秀學生,政大英文系首次祭出兩年碩士班免費就讀,要跟台大搶學生!政大英文系主任林質心表示,這份獎助學金是由系上教授提供,自 101 學年度起,同時考上台大與政大碩士班的學生,只要選擇政大就讀,文學組有兩名學生,可獲得兩年超過 10 萬元的獎助學金。

林質心指出,學生易受傳統名聲影響,未考慮各校專長或資源,同時錄取台大與政大時,即選擇台大就讀,這種情況前年有 5 位,去年更高達 6 位。

林質心表示,政大有完整課程規畫,可與博士班接軌,師生關係融洽,此外,老師不僅教課,更輔助學生生涯規畫。

林質心表示,政大英文系近年聘任不少年輕學者,配合原有的英美文學特色,如「城市與文學」和「大眾文學與文化」兩項圖書採購計畫,都獲得國科會補助;去年國際 QS 世界大學排行榜,在現代語言部份,外語學院也進入世界百大,英文系排行在 100 到 150 名間,努力已獲國際肯定。

因擔心人文學科的學生,會因為資源較少,拚命打工賺取學費,無法專心課業,林質心表示,這份獎助學金是由系上老師個人捐助,兩名全額獎助學金,包括就讀碩士班兩年的學雜費、學分費及平安保險費,預估修完 33 個畢業學分,共可獲超過 10 萬元的補助。

面對政大以獎助學金「搶學生」,台大外文系主任梁欣榮表示「值得獎勵」,但他也指出,台大在課程、師資與社會期待表現優異,由課程評鑑來看,外文系拿到 4.5 高分,是「離譜的高」,代表學生對課程的肯定。學生棄政大、選台大的原因可能包括地理位置、心理因素、父母及社會的期待。

政大英語系大二生楊沛雨表示,台大學習資源多,文憑對於未來求職也有幫助,若同時考上兩校研究所,會選台大。

政大英語系大三生黃鈺棻指出,對政大的環境與授課老師都很熟悉,政大資源不輸台大,有獎助學金還可省下不少錢,當然會考慮留在政大。(聯合報 2012/03/14)

夜間碩士班 減招526人 師範公費生取48名 設淘汰機制

教育部近日公布今年各大學碩博士班招生名額,碩士班夜間部含在職專班名額大減五百二十六個,有四校的在職專班各減逾八十名,顯示在職專班需求已不如過去熱門。教育部今年也將啟動「師資培育公費生淘汰機制」,未來考上師培公費生也不代表擁有鐵飯碗。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今年碩博士班共五萬七千二百二十七個名額,較去年減少三百九十名,日間部碩士班與博士班各較去年略增一百三十六名與二十一名,但碩士班夜間部含在職專班大減五百二十六名,又以政治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及彰化師範大學各減八、九十名最多。

何卓飛研判,可能是部分領域招不到生,未來恐更多大學縮減在職專班名額。政大教務長蔡連康說,今年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課程就減招七十五名,因以往招生太多、老師負擔過重,故往精實方向調整。

此外,十六年來共培育一萬五千多名師培公費生,但多人毀約賠錢,影響偏鄉學生受教權,今年僅剩四十八個名額;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說,今年九月入學的公費生將適用淘汰機制,需完成至偏遠及特殊學校服務的義務,才能取得教師證書。

若公費生在校學業和操行成績未達標準、未取得全民英檢中級資格、每學年義務輔導弱勢學生課業未達七十二小時以上,更將被取消分發教職資格及中止公費待遇。(蘋果日報/2009-01-19)

清大政大評鑑 9班「待觀察」

二○○八年上半年大學評鑑結果昨出爐,接受評鑑的九所大學共四十二個班制被列入「待觀察」名單,其中獲教育部五年五百億元補助的清華大學和政治大學,分別有六個和三個班制被列入「待觀察」名單。教育部直言,五年五百億元是鼓勵大學投入研究,但大學除研究外,也應重視教學品質。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昨天公布大學系所評鑑結果,這次評鑑國立大學政大、清華及東華、私立大學大同、中原、世新、亞洲、開南和實踐,共九所學校。這是高教評鑑中心第四梯次的評鑑,從九十五年開始,已評鑑了四十五所大學。

在兩百卅一個系所、四百一十八個班制中,三百七十六個班制評鑑「通過」,比率近九成;四十二個班制為「待觀察」,約占一成。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待觀察」系所招生名額會被凍結,需於九十九年三月接受追蹤評鑑,如果再不通過,就要停招退場。

九所受評大學中,沒有大學全部通過。「待觀察」最多的是開南大學,卅八個評鑑系所班制中,有十八個「待觀察」,通過率只有五成二。

清大招牌的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碩士班,以及中文、外文和人文社會系學士班,也名列「待觀察」。報告指出,核工所合聘教師卅一位,但無專任教師,師資結構不合理,且與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所)在教師教學研究、學程設計等重複性非常高。

清大中文系被評為專任教師嚴重短缺,大學部、甚至研究所有二線的兼任教師負責;評鑑委員也認為,人文社會系課程安排豐富,但卻無法每年開授,學生為求順利選課,提前在二年級開始修專業學程,與設系精神有衝突。

至於政大,報告指出,政大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班專任教師只有兩位助理教授,目前發展的目標過於龐大,且四大領域中,「法律與醫療」因該校無醫學院及附設醫院,「法律與工程」也無相關工程學系支援,「應考慮是否要調整。」

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陳振遠表示,多數「待觀察」系所都是因為師資、課程等無法配合設定的目標,各大學都是「自己和自己比」。

大學系所評鑑「待觀察」名單
●國立大學
◎清華大學
.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奈米工程與微系統所碩士班及博士班
.中文系
.外文系
.人文社會系學士班共6班
◎政治大學
.生命科學所碩士班
.法律科際整合所碩士班
.宗教所博士班共3班
◎東華大學
.光電工程所碩士班
.電子工程所碩士班共2班
●私立大學
◎開南大學
.財務金融系碩士班
.國際行銷系學士班等,共18班
◎實踐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學士班
.觀光管理學系學士班等,共7班
◎世新大學
.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系學士班
.英語系碩士班共2班
◎亞洲大學
.財務金融系碩士班
.外國語文系碩士班共2班
◎大同大學
.應用數學系碩士班1班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系博士班1班
註:評鑑期間為2008年上半年;評鑑結果公布於評鑑中心網站 (http://www.heeact.edu.tw) 及教育部網站 (http://www.edu.tw)。
資料來源: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綜合報導/2009-01-01)

大學招陸生 98學年度開放千人

陸生來台政策有新進展! 教育部長鄭瑞城昨在立法院表示,預計九十八學年度起,提供大學招生總量的一% (大約一千人) 招收大陸生,但醫事類組及涉及國家安全科系暫不允許陸生就讀。鄭瑞城曾說「開放陸生來台可能要九十九學年度施行」,昨天改口「最快九十八學年度開始做」。

元智大學副校長江行全表示,初期只開放一%招收大陸生,「有點少」,希望未來逐步擴大。他認為,若九十八學年度開始招收陸生,國內大學可能要趕一下相關作業才來得及。興國管理學院校長黃俊杰說,應逐年增加陸生來台名額,且優先分配給招生不足學校。

教部提出三限六不政策

鄭瑞城昨日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報告「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及大陸學歷採認規畫」,提出「三限六不」:「限校」是僅承認大陸數十所頂尖大學學歷;「限量」是國內每年僅開放大學招生總量的○.五%到一%招收陸生;「限領域」是開放前二年,不讓陸生來台讀醫事及涉及國安的科系。

「六不」分別是:陸生來台不加分、不影響台灣學生就讀權益、教育部不編列陸生來台就學獎學金、不允許陸生在校外打工、不可考證照、不可留台就業和從事公務員。

鄭瑞城表示,規畫開放初期每年陸生來台名額不超過國內大學總招生名額的一%,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先後開放或同步開放則要再討論。

立委憂心衝擊原住民生

他並指出,開放初期,陸生在台不能讀中醫、西醫、牙醫等醫事類科系,以免對國內醫學院學生造成太大衝擊;涉及國安及敏感科技的科系此波也不開放。兩年後,再決定是否放寬讓陸生就讀這些科系。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質詢,「每年國內原住民學生讀大學有沒有超過一千人?」鄭瑞城回答「沒有」。林淑芬質疑,政府未來每年開放約一千名陸生來台,比原住民進大學數量還多,相當不當。

民進黨立委涂醒哲估計,中國大陸約五十萬人持有假學歷,我國開放陸生來台讀大學,一定要杜絕假學歷,否則台灣教育制度會受到很大衝擊。(中國時報/2008-11-11)

98學年大學系所招生總量 減少近3000人

教育部4日公告九十八學年度大學系所班組招生名額總量,學士及碩、博士班日夜間部的招生總額為二十萬零一百多人,比九十七學年度減少近三千人,這也是九十一年實施總量管制以來,首次招生名額減少。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為控管研究所的質量,今年現有的碩士班招生名額與學士班名額將不能相互流用。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朱俊彰表示,過去學士班跟碩士班的招生名額,可在最多百分之三的比例以內相互流用,也就是把學士班名額挪給碩士班用。

他說,今年除日間學士班名額可流用到進修學士班、新增碩士班名額經專業審查可借用學士班名額外,舊有的學士和碩、博士班名額不能相互流用,學校對招生名額需自我控管。

教育部已完成九十八學年度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總量審核作業,九十八學年度學士和碩、博士日夜間部的招生名額,比去年減少兩千九百四十五人,其中,日間部減少八百九十人,夜間部減少兩千零五十五人。(中央社/2008-11-04)

一樣的研究所,不一樣的英文名稱

國內研究所多用 graduate institute, 如國立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用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也是用 Graduate Institu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tudies)。國外研究所則多用graduate school。

國內所系合一之後,不再有所,所以碩士班、博士班都設在系內,如英語系碩士班、博士班就寫成:M.A. Program, English Department; Ph.D. Program, English 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碩士班:M.A. Program,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Ph.D. Program,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只有研究所而沒有系的學門,才稱為研究所,如前面所提到的師大翻譯研究所及輔大翻譯研究所。

至於目前大行其道,人數越來越多的在職專班,英文叫做 On-the-Job Training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