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翻譯員譯「任性」 capricious 一字有爭議

中國全國政協發言人呂新華日前在記者會提及反貪腐,「我套用一個網路熱詞,就叫『大家都很任性』。」當時女口譯張蕾愣了一下,沒意會過來,後來她以英文「capricious」一字翻譯「任性」,獲網友稱讚,中國媒體昨以神準形容她的翻譯。據悉,現年 34 歲的張蕾曾就讀杭州外語學校,後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她丈夫孫寧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御用翻譯。

兩會發言人所說的「任性」用法源自於網路流行語「有錢就是任性」,原意是用來嘲諷有錢人任意花錢不手軟。該用法走紅後,民眾加以沿用,如「成績好就是任性」。而兩會會場上所提及的「大家都很任性」意指民眾對當局反腐所抱持的態度是「打貪不應手軟」,落馬貪官越多越好。

據國內《蘋果日報》報導,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指出,capricious 一字主要表達多變、善變的意思,與兩會現場語境表達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因此以 capricious 作為大家都很任性的「任性」翻譯並不精確。中原大學應用外語學系講座教授戴維揚也指出,capricious 單詞若用來形容美國歌手女神卡卡 (Lady Gaga)「任性」的行為作風很合適,但若用在中國兩會「大家都很任性」的翻譯上則差別甚大。

Kuso 英翻中 My angel 變成馬英九

某通訊軟體近日瘋傳一張英翻中正確與錯誤答案的對比照片 (見文末圖片),左邊是正常的英翻中,將「Her mother saw you on Wednesday.」翻成「她母親星期三看到你」,右邊則是 Kuso 版,雖然翻譯錯誤,但細看時才發現,該答案符合英文發音,還惡搞餿油時事,變成了「喝了媽的餿油,俺穩死的!」這使人想起不少人在學習英文時會在一旁用國字或注音符號標註唸法的作法,讓人不覺莞爾!

惡搞的英翻中還不只一例,其他還有「My angel will buy a car. (我的天使將買一部車)」音譯為「馬英九會跛腳」、「How long been maze war coming? (迷宮戰爭來臨多久了)」則變成「郝龍斌:沒事!我扛咩!」、「John Eva shall be Papa. (約翰愛華要當爸爸了)」則被翻成「江宜樺想必怕怕。」一連串錯誤但搞笑的音譯笑翻網友,也吸引眾人轉發分享。

Kuso 英翻中

武漢地鐵英文指標「向前走」變「蠢蛋」

英文有時少了一個空格 (space),意思會差很大!

據大陸《荊楚網》報導,近日有中國網友發《微博》指出,武漢地鐵英語標示不當,譬如 4 號線月台地面引導箭頭上,英文為原本要表達「向前走」的 GO ON,但由於 go 跟 on 之間少了空格而變成 GOON,而 goon 是個英文字,意為「蠢蛋或受雇打手」。

《荊楚網》記者近日對武漢地鐵 4 號線、2 號線多個月台進行了探訪,發現 4 號線每個月台地面上都有網友吐槽的 GOON。武漢大學一名在美國留學的學生 Karen 就有點不舒服。他說:「能明白它本意想表達什麼,但突然一看覺得好離譜。」

網友還指出,武漢地鐵多處標示存在翻譯混亂、不統一的問題。例如 2 號線車廂外側「優先搭乘」被翻譯為 give way (讓步),讓人摸不著頭緒。

GO ON becomes GOON

Juris Doctor (J.D.) 並非博士學位

《報載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 22 日在議會質詢時說,在台北市府經發會網站上,連勝文學歷顯示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但他在查證後發現,連勝文根本不具備博士資格。梁文傑指出,連是該校法研所畢業,所取得的學位是 Juris Doctor (J.D.),依教育部認定,J.D. 只等同於碩士學歷,而非博士。》

鑑此,本部落格特將這篇早在 2008 年 8 月 18 日就已發表的文章提到最前面,讓大家瞭解 Juris Doctor 到底是不是博士!

『報載陳致中已在維吉尼亞大學註冊,準備唸 Juris Doctor (J.D.),蘋果日報將 J.D. 譯為「法學博士」,而中時和聯合報皆譯為「法律士」。由於筆者不是唸法律的,對美國的法律相關學制也不是很瞭解,因此特別上網查詢 Juris Doctor 到底是什麼碗糕,至少要知道他拿了我們的錢去唸書是唸什麼東西。在閱讀幾篇相關的文章後,筆者發現,蘋果的翻譯錯了,因為 J.D. 並非法學博士,因為真正的法學博士是 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 (J.S.D 或 S.J.D);蘋果可能認為陳致中已取得柏克萊加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所以接下來唸的應該是博士學位,而 Juris Doctor 中又剛好有 Doctor 這個字。至於已有碩士學位的陳致中為何還要去唸相當於法律學士學位的 J.D.,筆者就不清楚了。歡迎這方面的專家、學者或網友能提供相關知識和說明。

以下為筆者摘錄自網路的文章;另外,網友也可參考維基百科的說明和解釋。

「法律博士 (S.J.D, 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強調合乎科學的法律研究。美國大學本科 (大學部) 不設法律學位,以避免學生知識太狹隘成為法匠,美國法學院也不要求學生入學時需有法律相關的學士學位。法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皆為職業學院,有別於不論實用與否純粹探求知識的理學院、文學院等院系。

Juris Doctor (J.D.) 並非博士學位,這個名稱源於拉丁文,意為「法律教師」,doctor 也有醫師的意思。法律學士的學業完成時間通常為三年(兼職修讀一般需四年),申請者需要具備學士學歷,但申請者的學士學歷無須與法律有關,唸文學或理工學士者皆可申請 J.D. 學位課程。該學位設立的目標是為有志從事法律工作的人提供學術和職業的訓練,J.D. 是美國法律教育體系中的第一個學位,美國大約有一百萬名以上的律師,皆有 J.D. 學位,日常生活中也不會被尊稱為博士,在美國大多數州,法律學士學位是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執照的先決條件。」』

《島嶼天光》推出英文版歌詞

滅火器樂團所寫的《島嶼天光》,因歌詞溫暖打動人心,成為學運主題曲,如今這首歌在眾人的協助下,填上英文歌詞推出英文版「Island’s Sunrise」。不同於「島嶼天光」歌詞聚焦太陽花學運,英文版歌詞改以「台灣追求民主過程」為主軸,讓各國聽見台灣人民的訴求與努力。

據「島嶼天光 island’s sunrise」粉絲專頁指出,國際英文版是全新編曲、填詞,非直譯台語版。

島嶼天光中文版歌詞 (來源:魔鏡歌詞網)

作詞:楊大正 作曲:楊大正 編曲:滅火器樂團,阿雞老師

親愛的媽媽 請你毋通煩惱我
原諒我 行袂開跤 我欲去對抗袂當原諒的人
歹勢啦 愛人啊 袂當陪你去看電影
原諒我 行袂開跤 我欲去對抗欺負咱的人

天色漸漸光 遮有一陣人
為了守護咱的夢 成做更加勇敢的人
天色漸漸光 已經不再驚惶
現在就是彼一工 換阮做守護恁的人

已經袂記哩 是第幾工 請毋通煩惱我
因為阮知影 無行過寒冬 袂有花開的彼一工
天色漸漸光 天色漸漸光
已經是更加勇敢的人

天色漸漸光 咱就大聲來唱著歌
一直到希望的光線 照著島嶼每一个人
天色漸漸光 咱就大聲來唱著歌
日頭一(足百)上山 就會使轉去啦

天色漸漸光 咱就大聲來唱著歌
一直到希望的光線 照著島嶼每一个人
天色漸漸光 咱就大聲來唱著歌
日頭一(足百)上山 就會使轉去啦

現在是彼一工 勇敢的台灣人

島嶼天光 island’s sunrise 英文版歌詞 (來源:島嶼天光 island’s sunrise 粉絲頁)

Colors grow, colors creep
My tinted flesh outline your feet
Your vast limbs , tightly we knit
Your face is cast with my breath, my heat

The hunters start to seize
We’re lost at sea, adrift like leaves
Have our hollers reached your heels?
We hope our whispers slightly touched your crown.

Darkness breaks apart (At the crack of dawn)
Horizon lined with a hopeful crowd
A voice echoes, beckons
Wave by the wings below the sun

Darkness breaks apart (At the crack of dawn)
Flags raise high wall breaks down
Link my spirit to your heart
Together we stand up proud

Set sail, don’t fear, sky crystal and clear
The heavy fog may slow me down
Hold that fire high above the wild
Fight for the glorious day to come

Darkness breaks apart (At the crack of dawn)
Darkness breaks apart (At the crack of dawn)
With pounding hearts we are marking this (the) start

Darkness breaks apart (At the crack of dawn)
Express your dream grow with our song
Teardrops fall in river, they spread and sparkle along

Darkness breaks apart (At the crack of dawn)
Express your dream grow with our song
Dear, that day will come
With this brilliant and fearless throng

Dear, that day will come
With this brilliant and fearless throng

景點菜英文 石頭會喝酒

台中市知名的大坑 8 號登山步道「風動石」線,被民眾發現中英對照的介紹牌英文竟是 Wine-Moving Rock,讓風動石成了酒動石,登山民眾說:「酒動石,石頭會喝酒嗎?」,市議員謝志忠表示,胡志強市長曾說要把台中打造「文化、經濟、國際城」,現在他讓台中成為國際大笑話。補習班英文老師陳律仰看了表示,英文 Wine 是酒的意思,風動石翻譯應該是 Wind-Moving Rock 才對。

謝志忠說,風動石是位於台中市北屯區與潭子區交界處山區一塊大石,循大坑 8 好登山步道就可抵達,因大石就懸在山崖邊,風吹過來會有搖動感覺因此得名,該處位於山稜線上,可遠眺台中、潭子等地,假日來登山的人潮如織,其中不乏外籍人士,市政府要盡快改正介紹牌,不要丟臉丟到外國去。

大坑風景區管理所所長洪茂庭說,風動石解說牌英文翻譯確實有誤,已經要求廠商修正,明天應可完成。(蘋果日報 2014/03/20)

Do not animals 台大告示英文爛

台灣大學一塊立在醉月湖旁的告示牌,近日被網友發現上面的「請勿放生」英文標示竟翻譯成「Do not animals」(不要動物),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學者指該英文標示文法有誤,網友更拍上網瘋傳笑台大「菜英文」。台大回應已著手改正。

民眾日前經過台大醉月湖,發現告示牌上有「禁止放生」標誌,底下英文卻寫著「Do not animals」,詞意令人費解,於是拍下照片張貼上網,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笑台大「菜英文」,也有人罵台大丟臉。台大回應,已著手改正有問題的英文標示,未來會加強英文用字正確性檢查。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周中天解釋,「Do not animals」文法有誤,讓人看不懂,建議可以翻譯為「Do not release aquatic animals in the pond」(不要把水生動物放入池中)。

放生是佛教概念,佛光山則指,佛教英文用語中,放生用「release life」或「life releasing」。(蘋果日報 2013/12/11)

路牌「公園」譯「gongyuan」外國人看嘸

有台中民眾發現,后里區環保公園指示路牌的英文標示,竟然是用「Huanbaogongyuan」拼音法寫出環保公園四個字的發音,笑稱只有台灣人看得懂,外國人看了一頭霧水。

今日出版的《蘋果日報》報導,台中陳先生日前駕車行經台中市后里區三豐路,無意間看到紅綠燈柱設置一面中英文並列、指示往環保公園的路牌,英文翻譯標示竟是用「Huanbaogongyuan」。他說,這大概是寫給台灣人看的,「我們都笑中國的翻譯水準差,沒想到台灣也有如此的翻譯。」

各機關都表示沒有施做該指示牌,推測可能是在台中縣市合併前就已存在,不過后里區公所公用及建設課表示,會先將該指示牌取下。(圖片台中陳先生提供)

成大圖書館告示 被批菜英文

禁止攜帶寵物叫 Don’t take animal 嗎?手機關靜音叫 Don’t open sound 嗎?國立成功大學設計學院圖書館的告示牌,充斥文法錯誤的「菜英文」,學生覺得貽笑大方。校方解釋,這是工讀生臨時製作的,想以趣味方式呈現,未來會以專業翻譯製作正式看板。

據《蘋果日報》報導,一名成大學生最近到設計學院圖書館借書,發現閱覽室桌上英文告示牌提醒「不要飲食、睡覺、抽菸、唱歌、運動」等等,文法都是錯的。他認為這是台灣學生才看得懂的「台式英文」,為此詢問外籍學生,對方表示有些難以理解,必須靠圖示猜測原意。

即使校方事後說明是工讀生搞 KUSO,但吳姓學生認為,國立大學圖書館出現這種英文告示「一點都不好笑」。

長榮大學翻譯系主任董大暉說,這張英文標示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例如 Don’t 開頭前四句都不符合現代英文文法,後三句動詞搭配錯誤,如 「Don’t take animal」 是「禁止吃動物」的意思。個人財物請自行保管的「Be careful your money and goods」Be careful 後面漏掉「of」。

星政府網站用Google翻譯 錯誤百出成笑柄

新加坡媒體報導,新加坡政府效率卓越、公務員水準與薪資俱高,常被他國稱頌。但日前卻傳出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網站的華文版,竟然是用 Google翻譯工具將英文翻為華文,錯誤百出。例如將地名 Bras Basah 譯為「胸罩Basah」、介紹新加坡博物館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等。該局已承認錯誤,並停止下屬網站使用 Google翻譯工具。

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擔任義務導覽員的 52 歲華人工程師李國梁,日前寫信向當地華文媒體投訴,稱瀏覽文物局的網站時發現華文翻譯辭不達意,令人不知所云,例如把「入場」錯譯成「入學」,把「列支敦斯登大公國珍品」特展,錯譯成「從眾議院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寶」。

結果文物局回覆,承認該網站的翻譯水準低下,已停止使用 Google翻譯工具。文物局表示,該局是在翻譯新官網時,決定採用 Google翻譯工具,讓網站內容可翻譯成多種語文,如華文丶馬來文和泰米爾文。但李國梁直言,他驚訝文物局是以英文答覆,而且使用的也是硬梆梆的官方語言。他並批評,文物局說已停用翻譯機器,卻沒說接下來會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