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翻譯員譯「任性」 capricious 一字有爭議

中國全國政協發言人呂新華日前在記者會提及反貪腐,「我套用一個網路熱詞,就叫『大家都很任性』。」當時女口譯張蕾愣了一下,沒意會過來,後來她以英文「capricious」一字翻譯「任性」,獲網友稱讚,中國媒體昨以神準形容她的翻譯。據悉,現年 34 歲的張蕾曾就讀杭州外語學校,後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她丈夫孫寧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御用翻譯。

兩會發言人所說的「任性」用法源自於網路流行語「有錢就是任性」,原意是用來嘲諷有錢人任意花錢不手軟。該用法走紅後,民眾加以沿用,如「成績好就是任性」。而兩會會場上所提及的「大家都很任性」意指民眾對當局反腐所抱持的態度是「打貪不應手軟」,落馬貪官越多越好。

據國內《蘋果日報》報導,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指出,capricious 一字主要表達多變、善變的意思,與兩會現場語境表達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因此以 capricious 作為大家都很任性的「任性」翻譯並不精確。中原大學應用外語學系講座教授戴維揚也指出,capricious 單詞若用來形容美國歌手女神卡卡 (Lady Gaga)「任性」的行為作風很合適,但若用在中國兩會「大家都很任性」的翻譯上則差別甚大。

全球最佳留學城市 巴黎第1台北第25

英國教育機構 QS 公司公布 2015 年全球最佳留學城市,台北市全球第 25 名,比去年進步 3 名,在亞洲則排第 5,僅次於香港、東京、首爾、新加坡。台北生活費及學費便宜,是吸引外籍生的重要因素。

據《聯合報》報導,QS 調查採用的指標,包括大學國際排名、國際學生數及多元性、城市生活品質、企業雇主評價、求學及生活成本等 5 大項。前 5 名分別為巴黎、墨爾本、倫敦、雪梨及香港。

入圍前 50 名的城市,以美國有 8 個最多,包括波士頓、舊金山、紐約、芝加哥等;其次是澳洲 6 個;亞洲則有 9 個城市入榜,台灣今年打敗北京,進步 1 名,擠進亞洲前 5 名。

報導指出,合理的物價及學費,是台北吸引外籍生留學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台北有高科技產業、快步調的城市生活景象,也有許多傳統文化元素,兼容並蓄,吸引外籍生。例如同樣要學中文,台北的生活及學習環境,就比北京、上海更自由方便,人民也更友善。

巴黎獲選為為全球最佳留學城市,QS 認為,雖然巴黎生活費高,但學費相對便宜,且各大學百年來培育出哲學、藝術、電影、科技等各領域菁英,普獲企業高度評價。全球排名第 5 的香港,學生國際化程度高,在其他大學國際評鑑的排名也很高;第 10 名的首爾,無論大學排名或國內外企業的評價,都逐年攀升。

2014年網路最常用字 愛心符號居冠

據外電報導,美國研究機構「全球語言觀察」(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GLM) 所做的統計顯示,2014 年網路最常使用的單字是表情符號中的「愛心」,平均每天被使用數十億次。

總部位於美國德州的 GLM 分析全球部落格、社群網站以及 25 萬個最熱門的新聞網站,列出 2014 年網路最常使用的單字排行,但前兩名都不是真的單字,而是分別為愛心符號,以及常在推特等社群網站上使用的主題標籤符號「#」(hashtag)。至於第三和第四則是電子菸 (vape) 和血月 (blood moon)。

根據 GLM 的統計,目前已有 722 個公認的表情符號,明年可能還會新增 250 個新符號。該機構指出:「英語正經歷 1,400 年來所未見的變革,表情符號正快速增加至英語單字系統中。」

OED 年度風雲字:Vape (吸電子菸)

英國權威英語辭典《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18 日選出年度風雲字:Vape (吸電子菸)。其他熱門字還包括 bae (對親密愛人的暱稱) 和 contactless (非接觸式行動付款)。

牛津辭典總編輯佩爾索 (Judy Pearsall) 說,「Vape 一字的使用量激增」,較 2013 年多了 1 倍。

她說,由於名人會「吸電子菸」,加上「社會上出現愈來愈多針對電子菸對公共造成危害,以及是否需要制定相關法規的辯論」,「使得 2014 年 vape 一字和相關詞組的使用量激增」。

Vape 一字於 1980 年代首度出現,可當動詞使用,意指吸吐電子菸產生的蒸氣,也可當名詞使用,意為「電子菸;吸一口電子菸」。

隨著愈來愈多消費者在零售商店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使用安裝特殊晶片的卡片來付款,因此 contactless 一字也榜上有名。

其他年度熱門字還包括 Hip Hop 和 R&B 歌手愛用的 bae,表示對愛侶的暱稱,這個字也被視為是 babe 的縮寫。

另外還有 normcore,意味「以平凡、不時髦的服飾來演繹時尚的潮流」,以及 slacktivism,意指在網路上對政治或公眾議題表現活躍,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缺少參與的懶人行動主義。(取材自中央社報導)

Overshare 和 photobomb 獲選為年度風雲字

英國《錢伯斯辭典》(The Chambers Dictionary) 和《柯林斯英語詞典》(The Collins Dictionary) 日前分別選出 overshare 和 photobomb 為 2014 年度風雲字。這兩個字現在皆可當名詞和動詞用。

根據各該英語辭典的定義,overshare 意為「過度分享」,是指有些人不斷地將私生活資訊、圖片或影片放上社群網站跟別人分享,如把不雅自拍照、小孩學蹲馬桶進度的影片等等不斷放上臉書,顯然分享得太過頭了;另外,單純地提供太多資訊,亦可叫做 overshare。至於 photobomb,則意為「照片炸彈」,是指未經拍照主角同意就闖入 (可能是故意地,也可能是不知情地) 背景入鏡,而破壞照片畫面美感的人、動物或其他事物。

武漢地鐵英文指標「向前走」變「蠢蛋」

英文有時少了一個空格 (space),意思會差很大!

據大陸《荊楚網》報導,近日有中國網友發《微博》指出,武漢地鐵英語標示不當,譬如 4 號線月台地面引導箭頭上,英文為原本要表達「向前走」的 GO ON,但由於 go 跟 on 之間少了空格而變成 GOON,而 goon 是個英文字,意為「蠢蛋或受雇打手」。

《荊楚網》記者近日對武漢地鐵 4 號線、2 號線多個月台進行了探訪,發現 4 號線每個月台地面上都有網友吐槽的 GOON。武漢大學一名在美國留學的學生 Karen 就有點不舒服。他說:「能明白它本意想表達什麼,但突然一看覺得好離譜。」

網友還指出,武漢地鐵多處標示存在翻譯混亂、不統一的問題。例如 2 號線車廂外側「優先搭乘」被翻譯為 give way (讓步),讓人摸不著頭緒。

GO ON becomes GOON

Players go for the Scrabble title in Buffalo/拼字高手水牛城爭冠

The world’s best Scrabble players are squaring off for the title of Scrabble champion, with the winner to be crowned in Buffalo.

世界頂尖拼字高手正在角逐拼字冠軍的榮銜,贏家將在水牛城加冕。

The 25th National Scrabble Championships began on Sunday with 525 players from 11 countries competing for the $10,000 top prize. The winner will be named on Wednesday.

第 25 屆「全美拼字錦標賽」上周日開始,來自 11 國的 525 位選手競爭一萬美元的頭獎。贏家本周三揭曉。

By the time it is over, contenders in five different divisions will have played 31 games each over five days, with rankings based on win-loss records and the number of points by which they outscore opponents.

錦標賽結束時,五組之中的每位競爭者已在五天裡完成 31 場比賽,排名的根據是個人的勝負紀錄,以及他們贏過對手的點數。

The player to beat is five-time champion Nigel Richards, an Australian who lives in Malaysia. Will Anderson, an editor from Hudson, New York, was hoping to spell out a serious challenge after finishing third last year.

眾矢之的是目前住在馬來西亞的五屆冠軍澳洲人理察茲。來自紐約州哈德遜的安德森去年得第三名,希望帶來嚴重威脅。

“He’s like the Michael Jordan of our game,” said Anderson. “He’s in a class by himself and his command of the dictionary is unbelievable…. We’re all kind of looking up at this guy in awe.”

安德森說:「他就像拼字世界的喬丹。他自成一個等級,他把字典掌握得滾瓜爛熟… 我們都帶著敬畏仰望這位老兄。」(美聯社/聯合晚報)

《牛津英語大辭典》可能不再出新版實體書

權威英語辭典《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可能不再出新版。據出版商表示,由於網路新字太多,光是編輯收錄後的第三版將多達 40 冊,比目前版本多一倍,若要以實體書印刷模式出版,恐不切實際。

牛津大辭典編輯普羅菲特 (Michael Proffitt) 表示,新事物推陳出新,加上網路上每年都有大量新字新詞湧現,「網路雖然讓資訊流通更方便,但同時亦造成資訊爆炸的兩難局面。」他承認實體書編輯進度嚴重落後。

《牛津英語大辭典》第二版於 1989 年推出沿用至今,70 名專家自 1994 年開始為第三版埋首編輯,每月處理 50 至 60 個字彙,目前已整理好 80 萬個字, 但預料要到 2034 年才能完成全部編務。

《牛津英語大辭典》第二版售價 750 英鎊,自 2000 年起推出網路版,每月平均有逾 200 萬次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