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國小 擴大雙語教學

金門開瑄國小雙語教學昨天發表成果,學生通過劍橋兒童英檢比率達 8 成,受到家長肯定;金門縣教育局計畫推廣雙語教學,102 學年度開始,5 鄉鎮各找一所學校辦理雙語教學課程。

在金門大學應用英語系協助下,試辦第 2 年的開瑄國小雙語教學發表成果,副縣長吳友欽、教育局長李再杭分享通過英檢學童的喜悅。

金大應英系主任范仲如表示,這些學生參與的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所創、適用於 12 歲以下學童的「STYLE/JET兒童英語分級檢定」,總共分為 6 級;開瑄國小學童接觸英語教學才兩年,就有多人通過 4 級檢定,相當不容易。

開瑄國小是金門唯一試辦雙語教學的學校,吸引不少家長遷戶籍,希望自家小孩順利就讀,該校每個班級幾近爆滿。預計今年 9 月開學時,小一新生將增設一班。

李再杭表示,教育局已編列 1500 萬預算,預定 102 學年度在金門 5 個鄉鎮各找一所學校辦理雙語教學課程,希望透過外籍老師的進駐,讓金門地區的小朋友喜愛英語教學,提升英語能力。

李再杭強調,縣長李沃士重視英語教學,特別是金門要發展觀光,外語接待能力肯定要加強,才能跟上國際競爭腳步。(聯合報 2012/06/29)

桃園觀音雙語公托 幫家長省荷包

全民英語時代來臨,偏鄉教育不落人後,桃園縣觀音鄉立托兒所提供全國唯一的生活英語教學,由帶班老師親自授課,不外聘講師減輕家長負擔,3 歲小孩從小班念到大班,可省下近 20 萬學費。

一般公立托兒所以托育為主,觀音鄉立托兒所從 2008 年起,利用寒暑假舉辦英語研習營,找來專業人士幫老師們授課,旗下的觀音、新坡和崙坪分所全面實施生活英語教學,成為全國唯一不外聘講師的雙語公托。

觀音鄉立托兒所所長李月琴表示,目前所內共有 546 名 3 至 5 歲的孩子,從小班到大班都有安排美語課程,以指讀機、DVD 等工具輔助教學,讓孩子從聽覺、視覺和互動過程中,打造全方位的英語教學環境,提升偏鄉學童的競爭力。

李月琴表示,公托每學期收費 1 萬 3800 元,除了托育、伙食和教材費外,還有英語、鋼琴、電腦等多元課程,沒有額外收取費用,546 個家庭 1 年可以省下近 3300 萬的學費。

姜小姐的 2 個小孩都在托兒所,她說,私立雙語幼稚園每學期的學費和公托差不多,但學英語要額外繳課程費,每個月約 5000 元,1 年得多花 6 萬元,2 個小孩就要 12 萬元,「負擔很重,但又不能不學,只好縮減家庭開支。」

公托每周一、三、五都開放,姜小姐說,上班前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後,老師會配合家長的下班時間,至少陪小孩到 5 點半讓父母接走再下班,省錢省時又方便。(聯合報 2011/07/28)

台鐵雙語做半套 付款系統沒英譯

台鐵雙語做半套,外國人透過台鐵英文版網頁版訂了火車票後,打算線上付款保留座位,沒想到一進入系統卻變中文「看攏嘸」,原來是網站雙語做半套,外國觀光客無法先付款留座位,有民眾幫外國朋友們解圍多次煩到不行,只好在部落格自行幫台鐵翻譯,讓台鐵有夠「漏氣」。

網友 Alles 在台大批踢踢 (telnet://ptt.cc) 上貼文抱怨,台鐵官網上有英語版的網路訂位系統,卻沒有英文版付款機制,外國觀光客看不懂中文不知道該怎付款。Alles 抱怨,他要不就得拿自己的信用卡先付款,不然就是教他們一步步操作,被問多次後,只好在自己的部落格幫台鐵翻譯,提供給有相關困擾的外國觀光客參考。

民眾蔡玉玲說,有英文版訂票系統卻沒有英文版線上付款系統,真的很瞎。台鐵則表示,線上付款機制是與銀行所合作,將盡速協商銀行提供英文介面的線上付款功能。(蘋果日報 2011/04/27)

說雙語活化大腦 延緩老化癡呆

研究人員發現,會說兩種以上語言,可防護大腦的認知能力衰退,增強同時處理多項事務的能力,而且似乎能延後罹患老年癡呆症 (Alzheimer’s)。雙語者大腦的某些主要功能衰退得較晚,即使是第二語言學得較晚也有幫助。

加拿大約克大學的艾倫.貝里斯托 (Ellen Bialystock) 18日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的年會上指出,與只會說一種語言的人相比,會說兩種以上語言的人罹患癡呆症的時間會晚4.3年,而開始出現癡呆症狀則晚5.1年。

貝里斯托說:「雙語者患癡呆症較晚的原因之一,是雙語能保持大腦活躍,即使只會說一點都管用。說雙語的時間越久,語言就越流利,這些都是有利因素。即使是到40、50甚至60歲才開始學另一種語言,儘管已不可能兩種語言都說得很流利,但也能活躍大腦,有益於大腦的認知儲備。」

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專家史坦說,認知儲備 (cognitive reserve) 是動用腦內不同網絡,從而優化大腦功能。

研究報告說:「掌握雙語對認知有很高的要求,從而有益於認知儲備,在很大程度上與刺激智力和社會活動的其他方式類似。」

馬里蘭大學語言學教授艾米.魏柏格說,其他研究顯示,雙語者比只說一種語言的人更能避免外界干擾,以便集中精力關注重要事情,增強同時處理更多事情的能力。

她說:「第二語言熟練到一定程度,肯定會使人成為可同時處理多種事務的專家。說話時,你會說的所有語言都開始運用,因此必須激活大腦的一種機制,使你在說一種語言時,限制另一種語言的干擾。」(2011/02/19 法新社/世界日報)

觀光菜英文 person蔘、檸檬愛上玉

交通部去年九月初在 Facebook 臉書舉辦「雙語標示糾察隊」活動,號召全民揪出風景區和交通場站「菜英文」,人蔘太難翻,國道新營服務區索性中英文夾雜翻成「person蔘」,發酵飲料「好菌多多」被譯成「Good fungus very much」,離譜英譯令人噴飯,台灣拚觀光的同時,得先拚雙語標示。

去年來台觀光客創下逾五百萬人次的歷史新紀錄,成績亮麗,但不少交通設施和風景區的中英文標示卻讓人啼笑皆非,外籍觀光客「看攏謀」。

檸檬愛玉 (Lemon Aiyu Jelly) 明明是吃的,有風景區卻直接從字面譯成「檸檬愛上玉」(Lemon loves the jade);連國中生都學過的基本單字車票 (ticket),台鐵也翻錯成「tickot」。

也是學生基本單字的露營(camping)被錯用成「champing」,離譜英譯不只這些,像肉包 (steamed pork buns) 被翻成「fresh meat package」;還有單位把排泄物翻成「shit」,不能說錯但不雅,一時間會被誤以為是在飆髒話。

台北車站小便斗前貼心提醒「向前一步靠,廁所芬芳好」的標示英文被直譯成「One step closer,and the place smells good」;「刷卡請先聲明」變成「先公告」(Please notice when using credit card),正確英譯應是「Please advice in advance when using credit card」。

由於錯誤標示多如牛毛,交通部去年底號召全民糾察隊進行「錯誤標示大募集」,活動上月底結束,熱心民眾「找碴」揪出一百四十件,其中標示錯誤有一○八件,另四十六件非交通部主管單位。

交通部昨天在成果記者會中宣稱,所有錯誤或不妥英譯都已在糾舉後三天內改善,全民糾察隊活動雖結束,但會要求相關單位持續自我檢視,讓台灣拚觀光不再「菜英文」。

昨交通部並送出 iPod nano、隨身聽等獎品給糾察績效最高的民眾,但得獎者昨均未現身。

台鐵通勤族張光華表示,攸關安全或民眾權益的標示確實需要正確的中英文標示。政治大學英國語言學系教授陳超明說,台灣要國際化,各項標示的翻譯須特別注意文化生活習慣的落差。(2011/02/17 綜合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報導)

觀光標示「菜英文」 歡迎抓包

提醒遊客注意毒蛇,蛇的英文拼音,卻錯寫成 snacks;禁止露營,露營的英文也錯標成 champing。這些明顯錯誤的「菜英文」,竟然出現在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警告標示牌上。

交通部今年特別花了89萬元,委外透過網路方式,讓民眾一起上網抓交通、觀光場站的「菜英文」。但活動開辦兩個多月來,網友只提出三件錯誤標示,連交通部部屬機關,都有人反應找不到活動,交通部今天上午特別在台北火車站地下街加強宣導。

交通部路政司表示,這項「雙語標示糾察隊,錯誤標示大募集」活動,以交通部所屬的鐵路、國道、省道、高速公路服務區、航空站,以及觀光局所屬的國家風景區為主,活動進行為明年 1月底。(聯合晚報/2010-11-02)

民宿業者、運將 英語說得溜

獲得行政院英語服務標章的民宿業者和計程車司機,高聲喊出「We can speak English!」。他們將用流利的英文,及營業場所清楚的雙語標示,歡迎外國旅客到台灣一遊。

北縣府昨天舉行「99年度推廣英語服務標章計畫」成果發表,表揚縣內獲得英語服務標章的20家民宿與97位計程車司機,共頒發4座金質獎、113座銀質獎,成果豐碩。

觀光旅遊局從今年4月起,聘請外文系老師和外籍教師團隊,免費教授民宿業者、計程車司機學習英語對話,以協助旅客訂退房;及以英語介紹北縣如女王頭、野柳、金山等景點。

唯一獲得計程車類金質獎的54歲司機張英輝說,他只有國中畢業,但平時在車內聽ICRT廣播,假日看外國影集勤練英語,他說講英語有「二不」,「不能害怕、不能害羞」。

「我幫台灣做了許多國民外交」,張英輝說他曾在排班時,前方走來一位拖著行李,滿臉愁容的外國人,開口問「Do you speak English?」原來是位只到台灣2天的商務人士,簽約後要趕回機場,卻找不到會說英語的司機。

當時張英輝用流利英語應對,讓對方放鬆許多,路上看見圓山大飯店還好奇地問「你們的寺廟都蓋的這麼大嗎?」

獲得銀質獎的民宿業者阮秀芬說,起初學習都是死背,慢慢才敢講出不流利的英文,民宿是服務業,會講英語可以滿足不同國家旅客的需求,讓業績蒸蒸日上。

北縣府表示未來仍持續輔導民宿業者和計程車司機,及改善營業場所的雙語標示、服務措施和雙語網站措施,提升服務品質,將台灣行銷到全世界。(聯合報/2010-10-13)

拚雙語教學 送老師出國進修

元智大學今年暑假送20名教師到澳洲研修英語教學技巧,有本土博士到國外體驗全英語教學後,獲益匪淺,用英語上課更有信心,也更活潑。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說,元智為打造優質雙語學習環境,不但訂定新生的英文入學門檻,暑期還為新生舉辦英語營夏令營;也同時要求新聘教師能用英語授課才聘任,並鼓勵老師進修,與全球排名第45的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自今年暑假起連續5年,每年送教師前往研習2周英語教學技巧,今年共20人參加。

元智國企系助理教授曾翊恆是台大博士,他說畢業前很少出國,這次到國外感受大學上課的情況,等於在全英語環境生活了兩周,學到一些他們慣用的口語,這是在台灣自修學不到的,有助於他以後用英語上課更活潑。(聯合報/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