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 aka

A.k.a. 為 also known as 的縮寫,意思是「又名,亦稱 (為),又叫做」,係用在真實姓名的後面來指一個人的化名、別名、假名、外號或綽號。不過,a.k.a. 亦可用在地方或事物的後面來表示該地方或事物的其他名稱。

Also known as 最初在 1940 至 1945 年被縮寫時,每個字母後面都加上句點以示它本身是縮寫,並不是字。但隨著 a.k.a. 被廣泛地使用,句點被拿掉了,變成 aka。現今這兩種拼法都很常用,不過《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僅列出 aka 的拼法,顯示 aka 受歡迎的程度略高於 a.k.a.。有趣的是,即使 aka 的句點已被拿掉,但它還是以個別唸出三個字母的方式來發音,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字來發音。書寫時,這三個字母可以全部小寫或全部大寫、加句點或不加句點。
閱讀全文

Brownie points

Brownie points 意為「(老闆、上司、長官、老師、長輩等的) 讚美、讚許」,一般都用複數。單數型 brownie point 非常罕見。有些人知道,童子軍中有所謂的幼年女童軍或女幼童軍,英文叫做 The Brownies 或 the Brownie Guides,而幼年女童軍的成員叫做 Brownie 或 Brownie Guide - 這幾個字都是專有名詞,必須大寫。Brownie points 源自 The Brownies 或 the Brownie Guides 頒贈點數獎勵的制度。這些穿著棕色制服、年齡介於 7 歲和 10 歲之間的女幼童軍,只要在家裡幫忙做點家事、讓大人高興,就可獲頒獎勵點數 (Brownie Points)。但現在 brownie points 這個名詞都作比喻用法,已與女幼童軍無關,而且不大寫。

Brownie points 往往與 earn, gain, get, score 或 win 等動詞連用,亦即 earn/gain/get/score/win brownie points,意為「(因做某事而) 獲得讚美、讚許,得到嘉許」。Brownie 這個字大寫時是指幼年女童軍,而小寫時意為「蘇格蘭傳說中夜間幫人做事的小精靈 (elf);布朗尼蛋糕 (一種巧克力蛋糕)」。
閱讀全文

On the q.t.

On the q.t. 意為「偷偷地;私下;暗地裡」,是 on the quiet 的縮寫,亦即 q.t. 是 quiet 的縮寫;quiet 在此當名詞用,意為「安靜;寧靜」。On the q.t. 起源於 1800 年代中期,但到底是源自美國還是英國,則有爭論。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例句是出現在英國媒體,但美國人在 1800 年代愛好創造縮寫字,則是不爭的事實。雖然《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是以小寫、有句點的型態來列出這個片語,即 on the q.t.,但這片語目前幾乎都是以大寫、無句點的型態出現,即 on the QT。

例句:

  • John got married on the quiet. (約翰悄悄地結婚了)
  • Her adolescent son had a drink on the q.t. last night. (她的青春期兒子昨晚偷偷地喝酒)
  • Her husband found out she’d been seeing someone on the QT. (她先生發現她一直暗地裡和別人偷情) - be seeing someone 意為「與某人交往;與某人談戀愛;與某人有染」。
  • Mark came to see me on the Q.T. to ask about Bruce’s health. (馬克私下來見我,詢問布魯斯的健康狀況)

Lazy Susan

Lazy Susan 的字面意思為「懶惰的蘇珊」,但真正意思卻是叫人跌破眼鏡的「(餐桌中央的) 圓形轉盤」。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 1700 年代初期,當時傭人人數逐漸精簡,伺候晚餐的人手變少了。最初餐桌轉盤是叫做 dumb waiter (啞巴侍者),但 dumb waiter 被 Lazy Susan 取代後現在是指餐館裡輸送餐點、菜餚或碗盤上下樓的小型升降機。

然而,Lazy Susan 直到 1900 年代初期才首次出現在印刷品。有關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因為有個懶惰女兒而創造出這一用語的說法,純屬虛構。一個比較合理或可信的說法是,「蘇珊」這個名字曾經是女僕的菜市場名,許多女僕都叫做「蘇珊」,在餐桌上擺放方便賓客取菜用的轉盤,就不需要蘇珊們的服侍了,因此餐桌轉盤就如同懶惰蘇珊的替身。
閱讀全文

Pyrrhic victory

Pyrrhic victory 意為「以重大犧牲或極大代價換取的勝利;得不償失的勝利」。這片語源自西元前 279 年一場真實的戰役「阿斯庫倫姆戰役」(Battle of Asculum),當時古希臘伊庇魯斯 (Epirus) 國王皮洛斯 (Pyrrhus) 率軍在義大利南部普利亞 (Apulia - 普利亞的音譯是來自義大利文的 Puglia) 地區的阿斯庫倫姆與羅馬的軍隊作戰。雖然皮洛斯獲勝,但勝利的代價卻是皮洛斯難以承受的,因為雙方傷亡都非常慘重。

Pyrrhic victory 中的 Pyrrhic 就是 Pyrrhus 的形容詞,意為「皮洛斯的」,但它現在大多用於比喻的意思,即「付出慘重代價的」,如 Susan won the court custody case, but it was a Pyrrhic victory because she had to pay a lot in legal fees. (蘇珊贏了這場監護權官司,但這是付出極大代價才得到的勝利,因為她必須支付高額訴訟費用)。Pyrrhic victory 的比喻意思於 1879 年首次出現。

由於 Pyrrhic 係衍生自 Pyrrhus,因此 P 都大寫,但在實際應用上,P 小寫的情況屢見不鮮,如 The campaign was so divisive that even though he won the election it was a pyrrhic victory. (競選活動造成嚴重分裂,因此即使他贏得選舉,仍得不償失)。必須注意的是,Pyrrhic 的拼字中有兩個 r 連在一起,而 h 不發音。它跟 Buddha (Buddhism)、embarrass、vacuum 等字一樣,也很容易拼錯。

互不相欠

英文:even-steven; even-stevens (adj., adv.)

說明:even-steven 和 even-stevens 分別為美式和英式英語口語,除了「互不相欠」外,它們還意為「機會相等;均等的/均等地 (每人所擁有或提供的數量、金額相等)」。even-steven 和 even-stevens 通常有連字號,但 steven 和 stevens 都是小寫,從不大寫。

例句:

  • Give me 100 dollars and we’re even-steven. (給我 100 元,我們就互不相欠了)
  • I run into bad luck. But I run into good luck too, so it’s even stevens right now. (我遭遇厄運,但也碰到好運,所以現在打平了)
  • They split an inheritance even-steven. (他們平分了遺產)

The $64,000 question

The $64,000 Question 是美國在 1955 至 1958 年播出的一個遊戲節目 (game show) 的名稱;在節目中,參賽者若能正確回答一系列問題就有機會獲得 64,000 美元的獎金。現今,雖然大多數人都從未看過這個節目,但 the $64,000 question 仍是個成語。它的定義鬆散,但通常意為「關鍵問題;最重要的問題」。

這個成語有幾種不同的寫法,包括 the $64,000 question, the sixty-four-thousand-dollar question, the 64,000-dollars question 等。大多數使用這個成語的人都以該遊戲節目名稱來書寫,但 the 和 question 通常不大寫。
閱讀全文

E-book, ebook, eBook

電子書的英文全名叫做 electronic book,但簡寫為 e-book、ebook 或 eBook。eBook 逐漸過時或幾近走入歷史,至少平面出版品都已經不用。自 2012 年初以降,美國、加拿大和澳洲那些有發行網路版的新聞出版品一律使用加連字號、沒有大寫的 e-book。與此同時,英國大多數有網路版的新聞出版品則使用拼成一個字的 ebook。

一個字的拼法很有可能成為放諸四海皆準、全世界普遍使用的標準拼法,就如同 email 和 website 等字的發展一樣。然而,美國一些刊物仍抗拒使用科技名詞較新的拼法。譬如說,深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一直不動如山,迄今仍使用 20 世紀的拼法,即 e-mail、Web site 等,因此吾人可能還是不要期待他們會很快捨棄 e-book 而改用 ebook。此外,ebook 尚未通過拼字檢查,Microsoft Word 會在其下標示紅線,這對 e-book 有利。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拭目以待這個字最後演變的結果。

當 ebook 和 e-book 位在句子開頭的第一個字時,它們跟其他任何字一樣也要大寫,如 Ebooks on English learning are popular. (關於英文學習的電子書現在正夯);E-books of this kind are free. (這種電子書是免費的)。如果你堅持使用 eBook,那麼最好改寫句子以避免它出現在句子的開頭。

註:若干編輯方針保守的刊物仍然偏愛 e-mail 而不用 email,但大多數英語系國家都已採用沒有連字號的拼法。在 Google News 的搜尋中,email 和 e-mail 出現的比例至少都是 6 比 1,與幾年前的情況大異其趣。在新聞寫作以外的領域,沒有連字號的拼法甚至更常見。

Q:president 和 vice president 要不要大小呢? vice president 要不要加連字號呢?

A:當 president 後面緊接一國總統的名字時要大寫,但其後若未緊接名字,只是指總統,則不大寫。例如:

  •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annot run for his third term. (美國總統歐巴馬不能競選第三任) (正)
  • The politician has decided not to run for President next year. (那位政治人物已決定明年不出馬角逐總統寶座) (誤) - 這裡的 president 是個普通名詞,不可大寫。
  • Thousands of people demonstrated against President Ma Ying-jeou yesterday. (數以千計的民眾昨天示威抗議馬英九總統) (正)
  • There are a few people in Taiwan who usually criticize their president. (台灣有一些人經常批評他們的總統) (正)
  • Chen Shui-bian, the former Taiwan President, has been bailed out for medical treatment. (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已保外就醫) (誤) - 這裡的 president 並非官銜而是一個意思為「總統」的普通名詞,所以不大寫。

對於公司和組織的 president (董事長、總裁) 以及大學的 president (校長),當它是後面緊接人名的頭銜時,有些刊物 (包括許多美國刊物) 會將它大寫。但其他刊物 (包括許多英國刊物) 對於公司、組織和大學等的 president 則都不大寫。顯然地,這沒有規則可尋。一般而言,比較安全的做法是,除非它是後面緊接人名的一國總統,否則 president 都不大寫。
閱讀全文